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二十三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复何名为一切法相? 善现对曰:舍利子,若由如是诸行、相、状表知诸法是色、是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内、是外、是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复何名为一切法相?”
  善现对曰:“舍利子,若由如是诸行、相、状表知诸法是色、是声、是香、是味、是触、是法、是内、是外、是有漏、是无漏、是有为、是无为,此等名为一切法相。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云何般若波罗蜜多?’者,舍利子,有胜妙慧远有所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言:“此于何法而能远离?”
  善现答言:“此于诸蕴、诸处、诸界、诸烦恼见及六趣等皆能远离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又,舍利子,有胜妙慧远有所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言:“此于何法而能远到?”
  善现答言:“此于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此于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此于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如是乃至此于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乃至此于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皆能远到故名般若波罗蜜多。舍利子,由此因缘说为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舍利子,尊者所问‘云何观察诸法?’者,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观察色乃至识,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处乃至意处,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色处乃至法处,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界乃至意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色界乃至法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识界乃至意识界,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触乃至意触,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乃至观察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观察一切三摩地门、一切陀罗尼门,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如是乃至观察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非常非无常、非乐非苦、非我非无我、非净非不净、非空非不空、非有相非无相、非有愿非无愿、非寂静非不寂静、非远离非不远离。
  “舍利子,此等名为观察诸法。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应作如是观察诸法。”
  尔时,具寿舍利子问善现言:“仁者何缘作如是说:色不生不灭即非色,受、想、行、识不生不灭亦非受、想、行、识,如是乃至一切智不生不灭即非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不生不灭亦非道相智、一切相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