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二十九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4)

是菩萨摩诃萨能作种种神通变现,欲往殑伽沙等世界,随意能往;欲现所往诸世界中种种珍宝,随意能现;欲令所往诸世界中有情受用诸妙珍宝,随其所乐

  “是菩萨摩诃萨能作种种神通变现,欲往殑伽沙等世界,随意能往;欲现所往诸世界中种种珍宝,随意能现;欲令所往诸世界中有情受用诸妙珍宝,随其所乐皆令满足。
  “是菩萨摩诃萨从一世界趣一世界,利益安乐无量有情,见诸世界严净之相,能自摄受随意所乐庄严佛土。犹如他化自在诸天诸有所须种种乐具随心而现,如是菩萨随意摄受种种庄严无量佛土,此所摄受诸佛土中,微妙清净离杂染法,随意所欲悉皆能现。
  “是菩萨摩诃萨由异熟生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异熟生诸妙神通,并异熟生菩提道故行道相智,由道相智得成熟故,复能证得一切相智。由得此智,于一切法无所摄受,谓不摄受色,亦不摄受受、想、行、识,广说乃至亦不摄受若善法非善法、若世间法出世间法、若有漏法无漏法、若有为法无为法,亦不摄受所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摄受一切佛土所受用物,其中有情于一切法亦无摄受。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先不摄受一切法故,于一切法无所得故,为诸有情无倒宣说一切法性无摄受故。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离诸相无漏心力,能于一切无相、无得、无作法中,圆满般若波罗蜜多,亦能圆满诸余善法。”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云何能于无杂、无相、自相空法,圆满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云何能于一切无漏、无差别法施设差别?云何了知如是诸法差别之相?云何于般若波罗蜜多中,摄受六种波罗蜜多及余一切世、出世法?云何能于异相诸法施设一相所谓无相,及于一相、无相法中施设种种差别法相?”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为诸有情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如实了知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五取蕴皆无相。所以者何?梦乃至寻香城皆无自性,若法无自性是法则无相,若法无相是法一相,所谓无相。由此因缘,当知一切施者、受者、施物、施性、施果、施缘皆同无相。
  “若如是知而行布施,则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能圆满所行布施波罗蜜多,则于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常不舍离。安住此六波罗蜜多,则能圆满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亦能圆满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广说乃至亦能圆满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诸异熟生圣无漏法,以神通力能往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以无量种上妙乐具供养恭敬诸佛世尊,与诸有情作饶益事,应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益者,即以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而摄益之;应以诸余种种善法而摄益者,即以诸余种种善法而摄益之。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殊胜善根,于一切法皆得自在,虽受生死不为生死过失所染。为欲饶益诸有情故,摄受人天富贵自在,由此富贵自在势力,能作有情诸饶益事,以四摄事而摄受之。
  “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无相故,虽知预流果而不住预流果,乃至虽知独觉菩提而不住独觉菩提。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一切法已,为欲证得不共一切声闻、独觉一切相智。
  “如是,善现,诸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无相故,如实了知布施等六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同无相。由是因缘,普能圆满一切佛法,便能证得一切智智,穷未来际利乐有情。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如梦、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如化、如寻香城五取蕴中,圆满净戒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如实了知是五取蕴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便能圆满无相净戒波罗蜜多。如是净戒,无缺无隙,无瑕无秽,无所取著,应受供养,智者所赞,妙善受持,妙善究竟,是圣无漏,是出世间道支所摄。安住此戒,能善受持受施设戒、法尔得戒、律仪戒、有表戒、无表戒、现行戒、不现行戒、威仪戒、非威仪戒。
  “是菩萨摩诃萨虽具成就如是诸戒,而于诸法无所执著,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生刹帝利大族乃至居士大族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作小王、或作大王、或作轮王、或作辅相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生四大王众天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富贵自在。’不作是念:‘我因此戒当得预流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如是诸法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无住、无得,无相之法不得无相,有相之法不得有相,无相之法不得有相,有相之法不得无相,由此因缘都无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