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三十三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不为无上正等菩提道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唯为诸法本性空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是本性空前、中、后际常本性空,未尝不空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不为无上正等菩提道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唯为诸法本性空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是本性空前、中、后际常本性空,未尝不空。诸菩萨摩诃萨住本性空波罗蜜多,为欲解脱诸有情类,执有情想及法想故行道相智。是菩萨摩诃萨行道相智时即行一切道,谓声闻道、若独觉道、若菩萨道、若如来道。
  “善现当知,是菩萨摩诃萨于一切道得圆满已,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留诸寿行,趣证无上正等菩提,既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令佛眼常不断坏。何谓佛眼?谓本性空。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住十方界,为诸有情宣说正法,无不皆用此本性空而为佛眼。
  “善现当知,必无诸佛离本性空而出世者,诸佛出世无不皆说本性空义,所化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是故,善现,诸菩萨摩诃萨欲疾证得一切智智,应正安住本性空理,修行六种波罗蜜多及余菩萨摩诃萨行。若正安住本性空理,修行六种波罗蜜多及余菩萨摩诃萨行,终不退失一切智智,常能饶益一切有情。”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甚奇希有,虽行一切法本性皆空,而于本性空尝无失坏,谓不执色、受、想、行、识异本性空,乃至不执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异本性空。世尊,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诸菩萨摩诃萨甚奇希有,虽行一切法皆本性空,而于本性空尝无失坏。
  “善现当知,色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色,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若色异本性空,本性空异色,色非本性空,本性空非色,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异本性空,本性空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非本性空,本性空非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者,则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应观一切法皆本性空,亦不应能证得一切智智。
  “善现当知,以色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色,色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色,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异本性空,本性空不异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即是本性空,本性空即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故,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一切法皆本性空,而能证得一切智智。所以者何?离本性空无有一法是实、是常、可坏、可断,本性空中亦无一法是实、是常、可坏、可断。但诸愚夫迷谬颠倒起别异想,谓分别色异本性空,乃至分别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异本性空。是诸愚夫分别诸法与本性空有差别故,不如实知色,不如实知受、想、行、识;由不知故便执著色,执著受、想、行、识;由执著故便于色计我、我所,于受、想、行、识计我、我所;由妄计故著内外物,受后身色、受、想、行、识,由此不能解脱诸趣生老病死愁忧苦恼,往来三有轮转无穷。
  “由此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住本性空波罗蜜多,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执受色,亦不坏色若空若不空,乃至不执受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不坏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若空若不空。所以者何?色不坏空,空不坏色,谓此是色,此是空,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坏空,空不坏诸佛无上正等菩提,谓此是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此是空。譬如虚空不坏虚空,内虚空界不坏外虚空界,外虚空界不坏内虚空界;如是,善现,色不坏空,空不坏色,乃至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不坏空,空不坏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如是诸法俱无自性,不可分别谓此是空,此是不空,以一切法皆本性空,本性空中无差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