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六十一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我亦不见有如来法可于其中摄受执著。是故,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为摄受执著一切智智故出于世间。 尔时,欲界梵世

  佛言:“善现,善哉!善哉!我亦不见有如来法可于其中摄受执著。是故,善现,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不为摄受执著一切智智故出于世间。”
  尔时,欲界梵世天子俱白佛言:“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最为甚深,难见难觉极难信解。若诸有情曾于过去无量佛所,发弘誓愿、多种善根乃能信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诸有情类,一切皆成随信行等,彼有情类若经一劫若一劫余修自地行,不如有人一日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忍乐、思惟、称量、观察,所获功德胜彼无量。”
  尔时,佛告诸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天子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疾得涅槃,胜前所说随信行等若经一劫若一劫余修自地行,况忍乐等!”
  时,诸天子闻佛所说,欢喜踊跃顶礼如来,右绕三匝辞退还宫,去众未远忽然不现,随所属界各住本宫,劝进诸天修殊胜行。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若诸菩萨能于般若波罗蜜多深生信解,从何处没来生此间?”
  佛告善现:“若诸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信解不疑不闷,乐见、乐闻、忆念、思惟甚深义趣,常乐随逐能说法者,如犊随母曾无暂离,乃至未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应义趣究竟通利能为他说,终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及说法师经须臾顷,是诸菩萨从人中没来生此间,依宿胜因能成是事。”
  尔时,善现复白佛言:“颇有菩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承事供养他方佛已,从彼处没来生此耶?”
  佛告善现:“有诸菩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承事供养他方佛已,从彼处没来生此间。
  “复次,善现,有诸菩萨成就如是殊胜功德,先世已于喜足天上,承事供养慈氏菩萨,闻深般若波罗蜜多,请问其中甚深义趣,从彼处没来生此间。
  “复次,善现,有诸菩萨先世虽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于其中不能请问甚深义趣,今生人中,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疑惑、迷闷、难可开悟。所以者何?不了义者心多疑惑、迷闷、难喻。
  “复次,善现,有诸菩萨先世虽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曾请问其中义趣,或经一日乃至五日,而不精进如说修行。今生人中,闻说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虽经少时,其心坚固无能坏者,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及说法师请问深义,寻便退失。所以者何?此诸菩萨虽于前世得闻般若波罗蜜多,亦能请问甚深义趣,而不精进如说修行故,于今生于深般若波罗蜜多,或时乐闻或时不乐,或时坚固或时退失,其心轻动进退非恒,如堵罗绵随风飘转。如是菩萨新学大乘,虽有信心而不坚净,于深般若波罗蜜多不能长时信乐随转,于二乘地或当堕一。
  第五分船等喻品第十四
  “复次,善现,譬如商侣游泛大海,其船卒破,于中诸人若能取木器物、浮囊、板片、死尸为所依附,当知彼类终不没死,得至安隐大海彼岸,无损无害受诸快乐。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若于大乘有信、有忍、有乐、有欲,有精进、有胜解,有不放逸、有胜意乐,有舍、有敬、有清净心,有于无上正等菩提不舍善轭,复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为所依附,当知此类终不中道退入声闻或独觉地,定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如有男子或诸女人,持烧熟瓶诣河取水,若池、若井、若泉、若渠,当知此瓶终不烂坏。何以故?是瓶善熟堪任盛水,极坚牢故。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若于大乘有信、有忍、有乐、有欲,有精进、有信解,有不放逸、有胜意乐,有舍、有敬、有清净心,有于无上正等菩提不舍善轭,复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当知此类终不中道退入声闻或独觉地,定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如有商人具善巧智,先在海边固修船已,方牵入水知无穿穴,后持财物置上而行,当知彼船必不坏没,人物安隐达所至处。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若于大乘有信、有忍、有乐、有欲,有精进、有胜解,有不放逸、有胜意乐,有舍、有敬、有清净心,有于无上正等菩提不舍善轭,复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当知此类终不中道退入声闻或独觉地,定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譬如有人年百二十,老耄衰朽复加众病,谓风、热、痰或三焦病,是老病人欲从床座起往他处而自不能。有二健人各扶一腋,徐策令起而告之言:‘莫有所难,随意欲往,今我二人终不相弃,必达所趣安隐无损。’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若于大乘有信、有忍、有乐、有欲,有精进、有胜解,有不放逸、有胜意乐,有舍、有敬、有清净心,有于无上正等菩提不舍善轭,复能摄受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当知此类终不中道退入声闻或独觉地,定证无上正等菩提。与上相违是名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