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八十七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随喜他诸功德,非余菩萨。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随喜他诸功德。 又,满慈子,若诸菩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随喜他诸功德,非余菩萨。’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随喜他诸功德。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回向一切智智,非余菩萨。’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回向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以一食施所获功德,胜余菩萨住经殑伽沙数大劫舍转轮王上妙饮食布施一切所获功德。’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修行布施。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一心集诸功德,胜余菩萨住经殑伽沙数大劫集诸功德。’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集诸功德。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作是思惟:‘我能修行方便善巧,非余菩萨。’是诸菩萨行于非处,行非处故戒有毁缺,不能圆满修方便善巧。
  “具寿当知,若诸菩萨方便善巧修诸功德,若起如是种种思惟,应知彼非方便善巧。何以故?满慈子,菩萨不应欲胜菩萨,菩萨不应轻慢菩萨,菩萨不应降伏菩萨;菩萨于余诸菩萨所供养恭敬,应如供养恭敬如来。”
  尔时,满慈子问舍利子言:“菩萨为但应恭敬菩萨,为亦应恭敬诸余有情?”
  舍利子言:“诸菩萨众应普恭敬一切有情,谓诸菩萨如敬如来,如是亦应敬余菩萨;如敬菩萨,如是亦应敬余有情,心无差别。何以故?满慈子,诸菩萨众于诸有情心应谦下,应深恭敬,应与自在,应离憍慢。如是菩萨于诸有情,深心恭敬如佛菩萨。如是菩萨应作是念:‘我证无上正等觉时,当为有情说深法要,令断烦恼得般涅槃,或得菩提究竟安乐,或令解脱诸恶趣苦。’
  “又,满慈子,如是菩萨于有情类应起慈心,于诸有情心离憍慢,作如是念:‘我当修学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一切皆得最第一性。所以者何?第一性者所谓佛性,我当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成佛。’如是菩萨于有情类皆起慈心,欲使有情一切皆得居法王位,此法王位最胜最尊,于法有情俱得自在。是故菩萨摩诃萨众应普恭敬一切有情,慈心遍满无拣别故,如来法身遍一切故。”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云何菩萨作如是念:‘我当恭敬一切有情,我证无上正等觉已,教诫教授一切有情,皆令证得最第一性,一切皆得居法王位。’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于四衢道幻作大王及四种军勇健难敌,此中幻王不作是念:‘我今具有四种勇军势力难敌。’四种幻军不作是念:‘我等一切皆属大王,随王意转。’何以故?舍利子,此中一切若王、若军、皆非实有、都无自性,实有自性皆所不摄。如世尊说诸法如幻,一切有情亦复如是,既皆如幻谁恭敬谁?谁复令谁得第一性?居法王位说何等法?”
  舍利子言:“如是,如是,有情及法一切如幻。当知此中如幻菩萨恭敬一切如幻有情,方便善巧教诫教授,令得第一如幻佛性,居法王位说如幻法。然诸菩萨虽作是念,而于其中都无所执。若诸菩萨于诸法中少有所见,是诸菩萨非行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菩萨于诸法中都无所见,是时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多。如是菩萨方便善巧,虽行精进波罗蜜多,教化有情令得成佛,而于诸法都无所见,谓不见有少分法性,实能令他得第一性,亦不见有少分法性,实能令他居法王位,虽无所见而不退转。当知菩萨能著广大精进甲胄都无所执,谓诸菩萨知法王位虽皆如幻都非实有,而能精勤求趣不退,虽勤精进求趣佛果,而于诸法都无所见,虽无所见而不退转。如是菩萨虽知天、人、阿素洛等皆悉败坏,而于其中无败坏想,达一切种皆如幻故。如是菩萨方便善巧,求证无上正等菩提,欲为有情说寂静法,谓虽种种名句、文身方便宣说一切法性,而法本性皆不可说。
  “又,满慈子,一切法性不可显示、不可宣说。菩萨证得大菩提时,虽为有情说诸法性,而作是念:‘我于菩提都无所得,亦常于法不为有情有所宣说。我虽证得无上菩提,而此菩提实不可证;我虽宣说一切法性,而诸法性实不可说。能说、所说俱无自性,能证、所证亦不可得。’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于诸法中不应执著,虽无执著而不退转,由无退转心不沉没,由不沉没摄受精进,是为精进波罗蜜多。复以精进波罗蜜多,回向趣求一切智智,圆满净戒波罗蜜多。复以净戒波罗蜜多,回向趣求一切智智,令此净戒波罗蜜多转胜、转增、转明、转净。如是菩萨修学净戒波罗蜜多,速得圆满增、胜、明、净,皆由菩萨回向趣求一切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