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九十三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

何以故?善勇猛,有情界者即是无实有情增语,非有情中有有情性,有情无故名有情界;若有情中有有情性,则不应说为有情界。有情界者即显无界,以有

  “何以故?善勇猛,有情界者即是无实有情增语,非有情中有有情性,有情无故名有情界;若有情中有有情性,则不应说为有情界。有情界者即显无界,以有情界无界性故。若有情界即界性有,则应实有命者即身;若有情界离界性有,则应实有命者异身;然有情界无实界性,但由世俗假说为界。非有情界中可有界性,亦非界性中有有情界;非即界性是有情界,非离界性有有情界,以一切法无界性故。
  “复次,善勇猛,我依此义密意说言:诸有情界不可施设有减有满。所以者何?以有情界非有性故,诸有情界离有性故。如有情界不可施设有减有满,诸法亦尔,不可施设有减有满,以一切法皆无实性故,不可言有减有满。若能如是随觉诸法,是则名为随觉佛法。我依此义密意说言:如有情界不可施设有减有满,诸法亦尔,不可施设有减有满;若一切法无减无满,以无真实而为方便,即是佛法无减无满。如是随觉一切法故,即名佛法无减无满,以一切法无减满故说名佛法。佛法即非佛法增语,非诸佛法有物能令或减或满。所以者何?以即随觉一切法故。若能随觉一切法性,此中无法或减或满。一切法者当知即是法界增语,非彼法界有减有满。所以者何?以彼法界无边际故。非有情界及彼法界差别可得,非有情界及彼法界或减、或满、或得、或有,如是随觉即名菩提。由此故言:非诸佛法可得施设有减有满。
  “又,善勇猛,无减满性若能如实无分别者,当知名为如实见者,非于此中能有取舍,如是随觉说名菩提。
  “善勇猛,菩提者即是佛相。云何佛相?谓一切相毕竟无相即是佛相。何以故?善勇猛,毕竟无相与菩提相自性离故。如是随觉说名菩提,虽作是说而不如说。何以故?善勇猛,要能随觉如是法故说名菩萨。若有菩萨实不了知如是法性,而谓‘我能如实随觉’自称菩萨,当知彼类远菩萨地、远菩萨法,以菩萨名诳惑天、人、阿素洛等。
  “又,善勇猛,若但虚言自称菩萨成菩萨者,则一切有情皆应是菩萨。又,善勇猛,非但虚言入菩萨地得菩萨法,非由语故能证无上正等菩提,非由语业自称名故便得菩提,亦非由语自称名故入菩萨地得菩萨法。
  “又,善勇猛,一切有情行菩提行,不知不觉诸法实性,不名菩萨。所以者何?不知有情非有情故。若知有情非有情性,行菩提行应成菩萨。然诸有情由颠倒故,不能觉了自行、自境、自所行处,若于自行如实了知,则不复行有分别行。由分别行,一切愚夫缘虚妄境起颠倒行,亦缘菩提而起慢执。彼缘妄境起倒慢行、分别行故,尚不能得诸菩萨法,况得菩提?若能了知如是法者,则不复起缘虚妄行,亦不复缘诸法起慢,是名菩萨行于无行。菩萨不应由分别故起分别行,若于是处无所分别,非于此处而有所行;若于是处不起分别,非于此处复有所行。诸佛、菩萨于一切行无所分别而修行故,一切憍慢毕竟不起。菩萨如是知一切法,于一切法不复攀缘,不复分别、不游、不履,如是名为真菩萨行,以无所行为方便故。若诸菩萨能如是行,是则名为真菩萨行。何以故?善勇猛,以能如是随觉诸法、通达诸法名菩萨故。
  “复次,善勇猛,无有情者当知即是菩萨增语,以能遣除一切想故。所以者何?以能了达一切有情非实有情,一切有情皆非有情,一切有情皆是颠倒执著有情,一切有情皆是遍计所执有情,一切有情皆是虚妄所缘有情,一切有情皆是败坏自行有情,一切有情皆是无明缘行有情。何以故?善勇猛,若法、一切有情,非有诸有情类造作彼法,是名无明缘行有情。何法非有?谓所执我、所执我所,我、我所执所执所恃,彼法非有。若有彼法,一切有情皆执为我、执为我所,我、我所执所执、所恃皆应实有,不名虚妄;以无彼法,而诸有情妄执为我、执为我所,我、我所执所执、所恃皆非实有,皆是虚妄,故作是说:一切有情非实有情,一切有情皆是无明缘行有情。
  “又,善勇猛,非有情名有少实法,可执为我,或为我所,或为二执所执、所恃;以无实法,是故可说一切有情非实有情。非有情者,当知即是非实增语;言非实者,当知即非有情增语。又如非实有情想中,一切有情妄执为实,故作是说:一切有情非实有情。
  “又,善勇猛,言非实者,谓于此中无实无起,以一切法皆无真实亦无起故。此中有情虚妄执著而自缠系,是故可说一切有情皆是虚妄所缘有情。彼于自行不能了知,是故可说非实有情即是于中无遍觉义。若于诸行有遍觉者,当知彼类可名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