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卷(4)

疏。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约体相。相即明四句也。相即互亡。故无有二。一佛即刹者。佛体即是法性土故。废己从他。佛体虚故土外无佛。法性无二故。二

  疏。又有四句等者。第二约体相。相即明四句也。相即互亡。故无有二。一佛即刹者。佛体即是法性土故。废己从他。佛体虚故土外无佛。法性无二故。二刹即佛身者。刹体即是法性身故。废他从己。刹体虚故佛外无刹。法性无二故。由性无二故。以性融相故。身刹相即三俱者。谓有身有土不坏相故。若无身无土无可相即故。四泯者。谓佛即刹故非佛。刹即佛故非刹。以互夺故
  疏。随举一门即摄一切者。三双结体用。以即入二门无二体故。体外无用。唯相即故。用外无体。唯相入故。无有镜外之明明外之镜故。言并如下说者。即指义分齐中
  疏。六章地位者。疏文二。初总彰大意。后开章别释。前中二。先顺明来意。后夫圣人下。立理反成。圣人之大宝曰位者。即周易下系辞云。夫天地之大德因生。圣人之大宝曰位。注曰。夫无用则无所宝。有用则有所宝也。无用而常足者莫妙乎道。有用而弘道者莫大乎位。故曰圣人之大宝曰位也。疏。若无此位行无成者。即反成须位也
  疏。此亦二种下。二开章别释也。于中三。一正释。二会融。三引证。初中先释行布。言行布者。行位分布。阶降浅深。如第二会明信。三明住。四明行。五明向。六明地。七明等妙。前非是后。后非是前。故言行布。后释圆融。言圆融者。圆满融通。疏释有二。初正释。二引证。前中自有二义。一者疏云。一位即摄一切位故者。此总辩相摄。谓四十二位之中。随举一位。即摄一切。如初发心住即摄余九住及摄行向地等。二者疏云。一一位满即至佛故者。此别明五位互摄。如初住摄于初行初回向初地。第二住摄第二行第二回向第二地等故。第十住满。则十行满十向满十地满故。十住满称灌顶位。第十地满时。亦称灌顶。而成佛故。十行智度圆。十地智度满。海幢比丘顶出诸佛说法。灌顶住后。即明佛者。即其事也。前唯约理行圆融。此兼明行证相似
  疏。初地云下。二引证也。文即为三。一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者。此约当地之中。自互相摄。一地摄十地。以一例诸位位皆然。上正引文。二云。信该果海者。此明五位互摄。贤首品中。乃至则得灌顶而升位等。此即义引为证。三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者。正明以初摄后。通于二义。若住满成佛。即是当位。以初摄后。若究竟成佛。即异位相望。以初摄后。如四十二字门。初阿字门具后荼字也。上来总有三义。一举一位。总摄五十二位。二举一位摄五位。三举初摄后。复应有后摄初。初后摄中。中摄初后。一摄一切。一切摄一。一摄一。一切摄一切。如理思之。上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即是正引经文。梵行品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今略引耳
  疏。然此二无碍下。会融也。于中二。初辩定其相。二正明会融。前中有二对。行布圆融。以教对理。以相对性。下正圆融。但融相性。初对。谓约能诠教道。则行布不同。约所诠之理。则圆融无碍。第二对。就所诠中。约相则深浅不同。约性则融通无二。言德用者。即德相业用也
  疏。相是性之相故下。正明融会。文有三番。第一番。直明无碍。第二番。则互相成。谓无量本是约相行布。圆融本是一理平等。今圆融既不碍行布。故成无量之德。下句反此可知。第三番。从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下。明相成而不失本相。无量为一故。融通而不失本相故。隐隐然似有二。一为无量故能重重。不失一相故能涉入
  疏。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下。第三引证。此引论证。即总别同异成坏。由此故得举一全收。至下广明。次云上下之文非一者。双引经疏。若望经则唯是下文。若望疏文。通指一经上下耳
  疏。七说胜行者。疏文亦二。先明大意。后开章解释。前中初二句依教正释。后二句引外事证。即论语第二。彼下二句云。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包氏注曰。求善道而学行之则人知己。今引证此。求为可知。及所能立。皆是行也。上两句行成得位。下两句行成得名。今为证位故。但引前耳
  疏。行亦二种下。开章释也。先释后融。前中明顿成中。先正明。后引证。言一断一切断等者。等取一障一切障一修一切修一证一切证故。普贤行品。初说十句。若成此十。则顿成五十二种胜行。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故偈中云。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莫见修与短。究竟刹那法。皆以圆融也。故妙严品云。一法门中无量门。无量千劫如是说。所演法门广大义。普运光天之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