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三卷(4)

疏。十通唯局菩萨者。欲生下六通。通二乘故。六谓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漏尽 疏。广有无量者。历事别明故。疏或说百种者。即五十六经。初列十门云

  疏。十通唯局菩萨者。欲生下六通。通二乘故。六谓天眼天耳他心宿住神境漏尽
  疏。广有无量者。历事别明故。疏或说百种者。即五十六经。初列十门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碍用。何等为十。所谓众生无碍用。二国土无碍用。三法四身五愿六境界七智八神通九神力十力。皆有无碍用言。下九释。一一各有十门。故成百也
  疏。略有十种。谓命自在等者。即五十五经末云。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何等为十。所谓命自在。不可说劫住寿命故。心自在。智慧能入阿僧祇诸三昧故。资具自在。能以无量庄严。庄严一切世界故。业自在。随时受报故。受生自在。于一切世界示现受生故。解自在。于一切世界见佛充满故。愿自在。随欲随时于诸刹中成等正觉故。神力自在。示现一切大神变故。法自在。示现无边诸法门故。智自在。于念念中示现如来十力无畏成正觉故。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圆满一切诸佛诸波罗蜜。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疏。不思议品亦说有十等者。即第四十六云。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于一切法悉得自在。明达种种句身味身。演说诸法辩才无碍。是为诸佛第一自在法。下略取意。上即法自在。二心自在。三胜解自在。四财自在。五命自在。六如意自在。七智自在。八业自在。九受生自在。十愿自在。然上二经与八地全同
  疏。十无能摄取。疏文二。先释名。二略有十下。辩类。于中二。先依晋经佛最胜法释
  疏。如不思议品诸佛有十种最胜法者。即四十六经。此顺晋经佛最胜法言。故引此文。经云。所谓一切诸佛大愿坚固不可沮坏。所言必作言无有二。二为欲圆满一切功德。尽未来劫修菩萨行不生懈倦。三为欲调伏一切众生故。往不可说不可说世界。如是而为一切众生而无断绝。四于信于毁二种众生。大悲普观平等无异。五从初发心乃至成佛。终不退失菩提之心。六积集无量诸善功德。皆以回向一切智性。于诸世间终无染着。七于诸佛所修学三业。唯行佛行非二乘行。皆为回向一切智性。成于无上正等菩提。八放大光明。其光平等照一切处。及照一切诸佛之法。令诸菩萨心得清净满一切智。九舍离世乐不贪不染。而普愿世间离苦得乐无诸戏论。十愍诸众生受种种苦。守护佛种行佛境界。出离生死逮十力地。是为十。每句之中。上皆有一切诸佛之言。一同初句
  疏。若取无能坏义等者。二依今经释大勇健法。前文已引。则义有两兼
  疏。多在不思议法品者。亦有离世间等故致多言
  疏。不思议法品。诸佛世尊有十种法。普遍无量无边法界者。即四十六经云。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身色相清净。普入诸趣而无染着。二无障碍眼。于一切法悉皆明见。三无障碍耳。悉能解了一切音声。四鼻能到诸佛自在彼岸。五有广长舌。出妙音声周遍法界。六身应众生咸令得见。七意住于无碍平等法身。八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通力。九清净世界随众生乐现众佛土。具足无量种种庄严。而于其中不生染着十菩萨行愿得圆满智。游戏自在悉能通达一切佛法。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普遍无边际十种佛法。其一一句上。皆有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言。一如初句但第五舌无无边际言。以广长替故
  疏。离世间品各以十门辩释者。即第五十七经。谓十眼十耳等。十眼者。一肉眼。二天眼。三慧四法五佛六智。七光明。八出生死。九无碍。十一切智眼。其十耳十鼻等。广如彼文辩。然彼是菩萨眼等。而下结皆云则得佛眼等。故通因果。可释佛眼等
  疏。出现品三业各十义者。身在五十经。语意在五十一。各有十义。并以十喻喻之
  疏。常妙光明不可说等者。即四十六经。十种庄严中。第七庄严文云。一切诸佛皆有无量常妙光明。不可说不可说种种色相以为严好。为光明藏出生无量圆满光明。普照十方无有障碍。是为诸佛第七最胜无上常妙光明庄严
  疏。然放光下。通伏难。恐有难言。若常光一寻。与放光异。今常光周于法界。何异放光。故为此通。疏而分别者下。亦通妨难。谓上通放光异常光者。则放光有时不放。今引相海常放。如何取别。故为此通
  疏。佛智者广即无量等。随事无边故略说有十者。即如出现品。第五十一经明意业中。如来心意识俱不可知。但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说有十智十喻是也
  疏。体不出五者。即摄论佛地论。皆言五法摄大觉性。谓一真法界。四智菩提。则一是理而非是智。今清净智。即一真法界。清净智即本来智性。金刚顶瑜伽说有五智。初法界清净智。即一真法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