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十二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十二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十二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由无方有下。上辩不相乖。今明相成。然事理相望略有三义。一相违义。二不相碍义。三相作义。今用后二。其第一义是问家所用
  疏。是以缘起之法下。第二通明缘起之义。于中四。一总明。二开义。三融合。四别释性义。初中二。先立义配经。后是以无性缘生故空下。会归中道。今初。就四义中二义是空有之义。谓缘生故有是有义。无性故空是空义。二义是空有所以。谓无性故有是有所以。缘生故空是空所以。所以即是因缘。谓何以无性得成空义。释云。由从缘生所以无性。是故缘生无性是空之所以也。何以缘生得为有义。释云。特由无定性故方始从缘而成幻有。是故无性是有所以。故中论四谛品云。若人不知空。不知空因缘及不知空义。是故自生恼。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若将四句总望空有则皆名所以。故云缘生故名有。缘生故名空。无性故名有。无性故名空。良以诸法起必从缘。从缘有故必无自性。由无性故所以从缘。缘有性无更无二法。而约幻有万类差殊故名俗谛。无性一味故名真谛。又所以四句唯第三句引证成者。无性故有。理难显故。若具证者。一缘生故有者。法华云。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净名云。以因缘故诸法生。中论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等。皆因缘故有义也。二缘生故空者。经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论云。若法从缘生是则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三中。言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者。亦四谛品文。由前诸品以空遣有。小乘便为菩萨立过云。若一切法空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菩萨反答云。若一切不空无生无灭者。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谓小乘以空故无四谛。菩萨以不空故则无四谛。若有空义四谛方成故。有偈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即无性故有也
  疏。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前已引竟。今当重引。即净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经云。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睿公释云。无住则实相异名。实相即是性空异名。故从无性有一切法。余如别说。四中应引净名云。以何为空。但以名字故空。如是二法无决定性。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又云。一切法无性是则佛真体。八地云。无性为性。中论始末皆明无性以显真空
  疏。是以无性缘生故空下。第二会中道意。明此中空有皆是中道。文中三。初拣非显正。二立中道义。三结成中道。初中无性缘生故空者。双牒前四句中两种空也。此二种空并离断见之无。断见之无定无。定无则着断。今缘生故空非是定无。无性故空亦非定无。定无者一向无物。如龟毛兔角。今但从缘无性故非定无。此上拣非为真空也。二显是。言无性缘生故有者。亦双牒前之二有。并非常见之有。常见之有是定性有。今从缘有非定性有。况由无性有。岂定有耶。亦是上拣非是幻有也。显是幻有者。从缘无性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故云幻有。亦名妙有。以非有为有故名妙有。然断常见既由有无。则有无见即断常见
  疏。何重牒。此有深意。断常二见多是邪宗。即五利使。边见所摄。其有无见通涉正法取空有相未能契理为有无见。此有无见究竟远离唯大菩萨。故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有无二边无复余习。下经善友历事诸佛已证法门。尚云犹于诸法中无而计为有等
  疏。幻有即是不有有下。第二立中道义。此中有三中道。一幻有上自为中道。谓有与不有此二无碍故为中道。故云有是不有有。言不有者。举体全空无所有故。重言有者。亦名非不有。谓不待破差别相故。故大品云。诸法无所有如是有故。非有非不有名为中道。是幻有义。二言真空是不空空者。即真空上以明中道。谓不空与空无障碍故。言不空者。以空无空相故。重言空者。亦名非不空。谓余一切相无不尽故。是故非空非不空名为中道。是真空义。经云。空不空不可说名为真空。中论云。无性法亦无。一切法空故。重言不空。空故名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者。傍会异义意不殊前。即通会肇公不真空论。康公云万法不真故空。不得肇意。达公云。不迁当俗。俗则不生。不真为真。真但名说。却得肇意。此中真空非是前文对妙有之真空。此中真空是所破病人。谓真谛一向无物为真空义。是故肇公以不不之云不一向是无物。故云不真空。谓即万有之无性名为真谛。何曾一向是空。故云不真空也。此不真空即前真空。不有有故名非实有者。对上不真空故为此拣。真空实有并是二边。不真非实即为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