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古人兼取彼果等者。疏意不美此释。亦不言非。故举古人不言去取。若依染净逆顺成四十重。三观历之成百二十。斯理然也。疏论三观者下。第三依论科释。于中二。先依论立观。后以论会经。前中有六。一列名二。初但观二谛下释相。皆以前三悲会之。三初一下。同二乘下会同大品二智。四故涅槃云下。以涅槃证成。涅槃开于二乘教行不同故。二乘异大品。合其理果是一。故合二乘。义皆符此故得并引。五前约为物下。释通妨难。为有问言。经是三悲论为三观。岂得引前。以成今说故为此通。六融此三观下。融通显胜。言三观一心者。即同空假中也。一人顿修非约乘分。言甚深般若者。般若有二。一者是共。如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等。法华云。一切诸法皆悉空寂。无生无灭无大无小无漏无为。如是思惟不生喜乐即共般若。此名为浅。今悲智双运。理事齐观故。其所发即是不共。为甚深般若矣 疏。然论三观虽遍释经下。第二以论会经。于中有三。初标举。二别释三观开合。三二利分别。今初言与十门有开合者。如初观总束十门为三。则经开论合。而分第二一心所摄。前半为第一义。即经合论开。其第三观开初门。前半为染净分别观。后半属依止观。即经合论开。以八九二门为无始观。即经开论合 疏。初一切智观下。第二别释三观开合中。初观有二。先正明。后所以分三下出所以。今初言十中初门者。即有支相续门。二摄第二门中之半者。即摄归一心。前半经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是也。三摄余八门半者半即第二一心门中从如来于此分别演说下。及尽第十门 疏。第二大悲随顺观中亦二。先正明。后出所以。今初。一观众生愚痴颠倒者。谓痴迷性相倒执我所故。二余处求解脱者。即谓凡夫愚痴颠倒常应于阿赖耶识中。及阿陀那识中。求其解脱。乃于余处我我所中求解脱故。第二一心门明唯一心。可于中求心外无法 疏。三异道求解脱者。论云颠倒因此有四种。一冥性因。二自在因。三苦行因。四及无因。如次四门破之。一自业助成门明有支。各有二种。由业能生非由冥性。二不相舍离门。明以无明等为行等因。非由自在。三三道不断门。明业惑而为苦因。欲求脱苦当断业惑反修苦行。是起妄业计苦行。心即是烦恼。如是妄想宁是解脱因耶。四三际轮回门。谓既以前际二支是中际五支因。中际三支是后际二支因。何得言无因耶 疏。四求异解脱摄后四门者。谓不识真解脱求三界苦等为解脱故。名之求异。真解脱者。有四种相。一离一切苦相。二无为相。三远离染相。四出世间相。此四即涅槃乐常净我故下。四段破之。一切第七三苦集成。但有妄苦而无真乐。二即第八因缘生灭无有常德。三即第九生灭系缚。但是染缚无有净德。四即第十随顺无所有尽。以顺有故非是出世。故无我德也 疏。此之四门下。第二出四所以。亦拣四门之别相也 疏。第三一切相智观中一染净分别观者。谓计我缘生为染。无我缘灭为净。二依止观摄初门。后半及第二门者。谓初门有二。佛子从后佛子明迷真起妄缘相。次第半门明依第一义。以不知故即起诸缘是为染依第二门明见第一义。诸缘转灭便为净依。三方便观者。即第三自业助成门。谓因缘有支各有二业。为起后方便。若灭前前则后后不生。是解脱方便。四因缘相观。即第四不相舍离门。谓有支无作故。既由前前令后后不断。助成后后则后后无性。何有前前能作。后后即以无作为缘之相。五入谛观者。即第五三道不断门。三道苦集谛故。逆观即灭道故。六力无力信入依止观者。即第六三际轮回门。谓此三际为因义边名为有力。为果义边名为无力。若约三际。前际于现五有力。于当二无力。中际爱等于当有力。于现无力。以斯三际化彼凡夫。令信入依行。七增上慢非增上慢信入观者。即第七三苦集成门。不如实知微苦。我慢即增上慢。若知微苦非增上慢。不知令知名为信入。八无始观者。此有二意。一约俗说因缘为生灭之本。生死无际故因缘无始。二约真说。见法缘集无有本性可为依止。故名无始。摄八九门者。第八门因缘生灭。但一念缘生即是不生。故云无始。第九门随顺转故。而生非有本也。九种种观摄第十门者。即随顺无所有尽门。由随顺有故有欲色爱等之殊。故云种种 疏。然其三观俱通二利下。第三二利分别。三观为三。第三观中先总。后于中下别明。言次二利他者。即六力无力及七增上慢。皆令他信入故。言初二通染净者。初门名染净分别故。次门迷为染依悟为净依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