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释经论部·毗昙部 >

十住毗婆沙论 第十四卷(2)

七种不善处以贪嗔痴生 及四门分别业众生各二 是菩萨知七不善业道以贪嗔痴生。而分别于世。又知七种不善业中四门分别。是杀罪或从贪生。或从嗔生。

  七种不善处以贪嗔痴生
  及四门分别业众生各二
  是菩萨知七不善业道以贪嗔痴生。而分别于世。又知七种不善业中四门分别。是杀罪或从贪生。或从嗔生。或从痴生。从贪生者。若人见众生。生贪着心。从是因缘。受用好色声香味触。或须齿角毛皮筋肉骨髓等。是人生如是贪心故夺他命。是名从贪生杀罪。若人嗔心不喜杀众生。是名从嗔生。若人邪见不知后世善恶业杀众生。是名从痴生杀罪。或以为福德故。或使欲度苦故而杀。如西方安息国等。复有取福德因缘故杀。以是杀业因缘故。欲得生天。如东天竺人于天寺中杀生。以此事故欲生天上。是名从痴生。复有人以贪心故取他物。作是念。以我当随意得好色声香味触。是名从贪生。复有人以嗔心不喜彼人故劫盗财物。欲令其恼。是名从嗔生。复有人邪见不知果报。劫盗他物。是名从痴生。如诸婆罗门说世间财宝皆是我物。我力弱故诸小人等以非法取用。若我取者。自取其物无有过罪。以如是心劫盗他物者。是亦从痴生。若人贪着色因缘故而邪淫。是名从贪生。若人嗔不喜作是念。是人犯我母妇姊妹女等。我亦还以淫事污彼母妇姊妹女等。是名从嗔生邪淫。若人邪见不知果报而故犯者。是名从痴生。如有人言。人中无有邪淫。何以故。女人皆为男子故生。如余所用物。如有所须。若与从事无邪淫罪。以是心作淫欲者。是名从痴生。如劫盗罪妄语亦如是。为贪财故妄语。是名从贪生。为欲诳彼令得苦恼。是名从嗔生。邪见不知业果报故妄语。是名从痴生。两舌恶口散乱语亦如是。三不善道则是根本。从是分别生七种身口业果。问曰。不离杀生皆是杀生罪不。若杀生罪皆是不离杀生耶。答曰。有不离杀生即是杀生罪。有不离杀生非杀生罪。何等是不离杀生即是杀生罪。若有众生知是众生故杀夺命起身业。是名不离杀生亦是杀生罪。何等是不离杀生非杀生罪。此人先虽作杀因缘而众生不死又身不动口不说。但心念我从今日当杀众生。是名不离杀生非杀生罪。是二门分别。为四种分别。所谓善不善各二种
  不但善不善身心二种业
  亦复应当知更有余分别
  除身杀生劫盗邪淫。余残打缚闭系鞭杖牵挽等。但不死而已。如是不善身业非夺命等所摄。善中迎送合掌礼拜恭敬问讯洗浴按摩布施等善身业非不杀生等所摄。意业中除贪取嗔恼邪见余所有不守摄心诸结使等不善法。又意业中除不贪取不嗔恼正见余善守摄心信戒闻定舍慧等善法
  七业亦业道三业道非业
  杀生劫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散乱语七。是业即业道。贪取嗔恼邪见。是业道非业。此三事相应思是业。问曰。前七事何故亦是业亦是业道。答曰。习行是七事转增故。至地狱畜生饿鬼。以是故名为业道。是七能作故名业。三是业道非业者。是不善业根本。以是故名三业道非业。善中亦如是。所谓离杀生劫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散乱语亦业亦业道。余三不贪取不嗔恼正见是业道非业。此三相应思是业。问曰。前七事何故是业亦业道。答曰。常修习此事故。能至人天好处名为道。是七能作故名为业。问曰。余三何故但业道非业耶。答曰。三是诸善业根本。诸善业从中行故。名为业道非业。复次
  戒法即是业业或戒非戒
  业及于业道有四种分别
  身口业是戒。意业是业非戒。业及于业道四种分别者。有业非业道。有业道非业。有业亦是业道。有非业非业道。业非业道者。三种不善身业。业道所不摄。所谓手拳鞭杖等。及三种善身业。业道所不摄。所谓迎逆敬礼等。是二善不善业。非业道所摄。或有人言。亦是业道。何以故。是二业或时至善恶处故。名为业道。以不定故不说业道。业道非业者。后三不善及三善是烦恼性故非业。能起业故名为业道。三善是善根性故非业。能起善业故名为业道。亦业亦业道者。所谓杀生不杀生等七事。是非业非业道者余法是。复次
  菩萨初地边以三种清净
  安住十善道则生决定心
  是菩萨于第二地中了了分别知如是十善十不善道。知已以三种清净住十善道。所谓自不杀生不教他杀。于杀生罪心不喜悦。乃至正见亦如是。问曰。菩萨初地中已住十善道。此中何故重说。答曰。初地中。非不住十善道。但此中转胜增长。以三种清净故。先初住中虽作阎浮提王不能行此三种清净。是故此中说三种清净。菩萨住是二地。知如是分别诸业。生决定心
  世所有恶道皆十不善生
  世所有善道因于十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