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释经论部·毗昙部 >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第三十卷(5)

前顺解脱分速三生解脱 闻思成三业殖在人三洲 论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前生必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殖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殖顺解脱分

  前顺解脱分速三生解脱
  闻思成三业殖在人三洲
  论曰。顺决择分今生起者。前生必起顺解脱分。诸有创殖顺解脱分。极速三生方得解脱。谓初生殖顺解脱分。次生成熟。第三生起顺决择分。即入圣道。若谓第二生起顺决择分。第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彼言便与前说相违。谓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必于此生得入见谛。或彼应许极速二生。谓第二生依根本地起暖等者。彼于现生必入圣道得解脱故。顺解脱分闻思所成。非修所成。诸有未殖顺解脱分者。彼不能殖故。顺解脱分三业为体。最胜唯是意地意业。此思愿力摄起身语。亦得名为顺解脱分。有由少分施戒闻等。便能种殖顺解脱分。谓胜意乐至诚相续。厌背生死欣乐涅槃。与此相违。虽多修善而不能殖顺解脱分。由意业胜殖此善根故。唯人中三方能殖。厌离般若余处劣故有佛出世。若无佛时。俱能种殖顺解脱分。已因便说顺解脱分。入观次第是正所论。于中已明诸加行道。世第一法为其后边。应说从斯复生何道。颂曰
  世第一无间即缘欲界苦
  生无漏法忍忍次生法智
  次缘余界苦生类忍类智
  缘集灭道谛各生四亦然
  如是十六心名圣谛现观
  此总有三种谓见缘事别
  论曰。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有无漏摄法智忍生。此忍名为苦法智忍。宁知此忍是无漏摄。从世第一无间而生。以契经中言世第一无间入正性决定。或正性离生。尔时名超异生地故。此忍既是决定离生一分所摄。定是无漏。从世第一无间而生。说无漏言。为欲简别世第一法。所从世忍此无漏忍。以欲苦法为其所缘。名苦法忍。谓于苦法无始时来。身见所迷执我我所。今创见彼唯苦法性。忍可现前名苦法忍。此能引后苦法智生。是彼智生障之对治。故复名曰苦法智忍。即此名入正性决定。亦复名入正性离生。由此是初入正性决定。亦如初入正性离生故。经说正性。所谓涅槃。或正性言目诸圣道能决趣涅槃。或决了谛相。故诸圣道得决定名。至得决定说名为入。若尔何缘于无漏慧。唯初见谛得决定名。以于尔时于诸谛理初得难毁决定见故。或于尔时望余位道有非一种决定相故。烦恼名生。如契经说。何谓生臭。谓诸烦恼见位初越。故名离生。有说。生言目根未熟。见位初越。故名离生。至得离生。说名为入。舍异生性诸说不同。有言。世第一有言。苦法忍。有言。共舍。由此二种如无间道解脱道故。此忍无间即缘欲苦有法智生名苦法智。于唯是苦法得决断慧故。应知此智亦无漏摄。前无漏言。遍流后故。如缘欲界苦圣谛境。有苦法忍苦法智生。如是复于法智无间。总缘余界苦圣谛境。有类智忍生。名苦类智忍。此忍无间。即缘此境有类智生。名苦类智。最初证知诸法真理。故名法智。此后境智与前相似。故得类名。是后随前而证境义。或从前生故。后得前类名。如世间言子是父类。即是从欲界苦决定觉所生。余界苦决定觉义。如缘苦谛欲界及余生法类忍法类智四缘。余三谛各四亦然。即缘一一有四心义。如是次第有十六心。总说名为圣谛现观。以于三界四圣谛境次第现前如实观故。初习业地于诸谛境多返旋环已淳熟故。今于此位能如是观。余部有言。唯顿现观。彼言既总。理或无违。以谛现观总有三种。其三者何。谓见缘事唯无漏慧于诸谛境如实觉了。名见现观。是即由见分明现前。如实而观四谛境义。即无漏慧。并余相应同一所缘。名缘现观。是即由见等心心所法同。能取所缘四谛境义。即诸能缘并余俱有同一事业。名事现观。是即由见等心心所法并余俱有戒及生相等。于诸谛中同所作义。戒生相等是现观因。于现观中彼有事用。故亦于彼立现观名。如是应知不相应法唯一现观。除慧所余心心所法。有二现观。唯无漏慧具足有三。诸说名为顿现观者。谓于一谛得现观时。于余谛中亦得现观。故于前说顿现观宗。应审推征依何现观。若言依事应赞言善。以于苦谛得现观时。于苦具三。于余唯事。谓初观见苦圣谛时。尽烦恼故即名断集。得择灭故即名证灭。起对治故即名修道。以见苦位于集等三有断证修事现观故。约事现观名顿无失。若言依见应拨言非。此现观必渐诸谛相别故。一见理无多行相故。随彼自相一一谛中。世尊说言。各别见故。已辩现观具十六心。此十六心为依何地。颂曰
  皆与世第一同依于一地
  论曰。随世第一所依诸地。应知即此十六心依。彼依六地如前已说。谓四静虑未至中间。何缘必有如是忍智。前后次第相杂而起。颂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