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法苑珠林 第九十九卷(3)

譬如城傍水 种种居不净 远来值门闭 众共止此池 初来不觉知 饥渴而取饮 并洗除热乏 疲极得卧寐 天晓至水边 审睹知不净 众人共厌恶 各各怀呕吐 以得第三

  譬如城傍水  种种居不净
  远来值门闭  众共止此池
  初来不觉知  饥渴而取饮
  并洗除热乏  疲极得卧寐
  天晓至水边  审睹知不净
  众人共厌恶  各各怀呕吐
  以得第三道  见欲乐不安
  入禅定无患  观欲如瑕水
  尔时那含。修行道时。乐于禅定。省于爱欲。如彼贾客恶不净水。亦如婴儿痴弄不净。年渐长大舍前所戏更乐余事。至于老迈悉舍前法。以法自娱。已得不还之道亦复如是。见诸生死五道所乐。犹如小儿戏。转更精进。欲脱始终。不乐求生。于是颂曰
  譬如有小儿  在地弄不净
  年遂向长大  舍戏转乐余
  修行亦如是  求护度三界
  尔时遂精进  具足成四道
  第四无学罗汉。修行道时。以在学地不乐始终都无所乐。弗贪三界。断一切结。三毒永亡。志念根力及诸觉意。见灭为寂譬如王放醉象牙利凶恶遇者皆死。亦如毒龙常吐毒气值者悉亡。亦如蚖蝮常怀嗔毒触者并害。三毒烦恼亦复如是。兴触皆害坠堕三界。唯有十力觉意解脱。无能除断。修行自念。当如今时。已成罗汉。得无所著。诸漏永尽。修洁梵行。所作已办。弃舍重担。逮得己利。生死已断。获平等慧。成无学法。以度彼此。于是颂曰
  其王放醉象  凶害牙甚利
  诸龙蛇怀毒  遇者皆当死
  皆化令调伏  还得善摄心
  众患尽无余  三界无所畏
  修行住学地  不动成圣道
  已逮得己利  度苦常获安
  已绝于五品  具足成六通
  蠲除诸尘劳  如水浣衣垢
  是谓为正士  随顺佛圣教
  最上无尘垢  故说无学地
  四食部第四
  如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众生之类有四种食长养众生。何等为四。所谓段食。或大或小。更乐食念食识食。是谓四食。彼云何段食。谓今人中所食入口之物可食啖者。是谓段食。云何更乐食。谓衣裳伞盖杂香华熏火。及香油与妇人集聚。诸余身体所更乐者。是谓更乐食。云何念食。谓意中所念所想所思惟者。或以口说。或以体触。及诸所持之法。是谓念食。云何识食。谓意之所知。梵天为首。乃至有想无想天。以识为食。是谓识食。以此四食流转生死
  又增一经云。世尊告阿那律曰。一切诸法由食而存。眼以眠为食。耳以声为食。鼻以香为食。舌以味为食。身以细滑为食。意以法为食。涅槃以无放逸为食
  尔时佛告诸比丘。如此妙法夫观食有九事。人间有四食。一段食。二更乐食。三念食。四识食。复有五种。是出世间食。一禅食。二愿食。三念食。四八解脱食。五喜食。是出世间之表。当共专念舍除四种之食。求办出世之食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信心悲心以种种食施人。命终生质多罗天受种种乐。命终得受人身。大富饶财。常行正法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见诸病人。施其汤药令离病苦。命终生欲境天受五欲乐。从天命终若得人身。大富多财。若见病人临终渴病。以石蜜浆。若冰水施。此人命终生清凉天受天快乐。从天命终得受人身常离饥渴
  又五分律云。若月直监食人。欲知生熟碱酢。得贮掌中舌舐尝之(齐法经不许口尝者为无好心贪心尝故犯)
  净口部第五
  如十诵律云。云何漱口。佛言。以水着口中。三回转之。是名净口法
  又僧祇律云。尔时世尊大会说法。有比丘口臭。在下风而住。佛知而故问。是比丘何故独坐。答言。世尊。制戒不听嚼木。所以口臭。恐熏污人。故在下风。佛言。听用嚼木。极长十六指。极短四指以上。嚼时当在屏处先净洗手。嚼己水洗弃之。嚼时不得咽之。若医言为差病。须咽者听。若无齿者。当用灰虏土塼礓石草木洗口。已食若食上欲行水当净水。先洗手器然后行水。若手污者。当以叶承取。若口饮时。不得没唇使器着额。当拄唇而饮。饮时不得尽饮。当留少许洮荡已从口处弃之。行水人当好护净器。若见没唇着额者。当放置一处以草帜。令人知不净。若行非时浆饮。亦如前法
  又僧祇律云。比丘晨起应净洗手。不得粗洗五指。复不得齐至腋。当齐手腕以前令净。不得粗鲁洗不得揩令血出。当以巨摩草末若灰土(澡豆皂荚)洗手。揩令作声。净洗手已更相揩者。便名不净。应更洗手。比丘食前当护手。若摩头捉衣。等更须洗(比丘尚尔白衣亦然)读经受食等准用行之手净尚尔。何况手杀生命饮血啖肉以污身口。纵欲传法心亦不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