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 第十一卷(2)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即不生如是心。何以故。而诸菩萨已得安住大乘法中。被精进铠作大庄严。长时修习诸波罗蜜多相应法门。悲愍世间广为众生作大

  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即不生如是心。何以故。而诸菩萨已得安住大乘法中。被精进铠作大庄严。长时修习诸波罗蜜多相应法门。悲愍世间广为众生作大利益。是故须菩提。所有心不调柔起颠倒慧。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不能修习。不觉不知生弃舍心。不能安住菩萨法中。不与诸波罗蜜多胜行相应。但乐声闻缘觉法者。当知此等皆是善根未成熟者
  复次须菩提。又如世间有巧业者。本欲造立如天帝释殊胜宫殿。而返度量日月宫殿大小分量。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彼日月宫殿。能胜帝释妙宫殿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调伏我相。取证我空寂静涅盘。自谓已得究竟果法。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乐欲见彼转轮圣王。虽复得见不能真实观其色相威神福德。而返观彼诸小王等所有色相。自谓与彼转轮圣王等无有异。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彼转轮圣王色相威德。与诸小王为相等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如来为诸菩萨摩诃萨故。而以种种善巧方便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令诸菩萨于中修学即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须菩提。是故如来以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为诸菩萨摩诃萨如理表示如实教授。如所利益如理生喜。趣入安住胜义法门。令诸菩萨摩诃萨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须菩提。如是住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于此大乘法中已安住者。设复弃舍而返于彼声闻缘觉下劣乘中起趣求心。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饥渴所逼周行求食。见彼百味精妙饮食。生弃舍心而不能取。返取于彼六十日饭食已爱乐。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爱乐趣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又如有人见彼无价摩尼珠宝。即不能取而返取其水精之宝。自谓与彼摩尼珠宝等无有异。须菩提。于汝意云何。是人为智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告须菩提。未来世中所有退失菩萨法者亦复如是。是人先已安住菩萨乘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虽复听受修习。不能于中请问其义。不能如实了知胜行。由不了故于此法门生弃舍心。而返于彼声闻缘觉法中求一切智。自谓与彼菩萨法门等无有异。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写受持读诵演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若进若退其心散乱。一一当知皆是魔事
  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为可书写耶。佛言。不也须菩提。般若波罗蜜多非文字可得。所有文字但为显示此法门故。而般若波罗蜜多离文字相。毕竟于文字中求不可得。若有人作是言。我书文字即是书写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复次须菩提。若有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心不专一起诸思念。所谓城邑聚落园林池沼。父母师长及诸亲友。自身他身若内若外。一切所有饮食衣服。卧具医药歌舞戏笑。苦乐忧喜爱非爱境乃至贪嗔痴等。如是种种起思念者。一一当知皆是恶魔作诸障难。使令行者心生散乱。不得于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书持读诵。须菩提。此因缘者。应当觉知是为魔事。是故诸菩萨摩诃萨觉已远离。不令诸魔伺得其便
  又复若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思念王事。以此因缘而为障难。是故不能于此法门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
  又复若人书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时。筹计财宝资生等物。以此因缘而为障难。是故不能于此法门书持读诵。应当觉知是为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