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第一卷(2)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于意云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若欲求于佛法身者。当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

  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于意云何。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归依佛者。当归依诸佛清净法身。若欲求于佛法身者。当作如是发大誓愿。愿我及彼一切有情。当得如是功德法身。云何乃令发如是愿。为佛应身刹那迁变。化身佛者疾入涅槃。功德法身湛然常住。以是归依清净法身。归法身者即是归依过去未来现在诸佛。若我舍于众生取涅槃者。即同受于地狱诸苦。若与有情同解脱者。虽处地狱无异涅槃。以是因缘令诸众生。归佛法身证涅槃乐。究竟如如体无增减。如是法身是真安乐。是故但令归佛法身。复次慈氏云何名为清净法宝。言法宝者亦有三种。云何为三。第一法宝所谓涅槃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云何生苦。谓依父母牉合之时。不净种子处母胎中。业力风持时经九月。住居黑闇无有光明。生熟藏间污秽不净。八万户虫之所和杂。出息入息随母而行。口不能言眼不得视。饥渴寒热种种诸苦逼切身心。如是诸苦无量无边。令诸众生不得自在故名生苦。虽受此苦而有一德。一切怨家所不能见。亦不能说是非过恶。无比涅槃安乐法中无如是苦。云何老苦。所谓众生从少至老时节代谢。所有充实悉皆损减。筋力衰朽行止战掉发白面皱。眼耳昏暗牙齿疏缺。颜貌丑陋身相伛偻人所恶贱。所有言教随说废忘。而以此身为其重担。譬如然灯膏油既尽。不久将灭老亦如是。壮膏既尽不久将死。又如苏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诸有情见即戏弄。老苏莫遮亦复如是。从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众生被衰老帽见皆戏弄。以是因缘老为大苦。除非死至无药能治。虽受老苦而不厌之。祈祷神祇恒愿长寿。无比涅槃安乐法中无此老苦。云何病苦。所谓地水火风互相违害。种种诸苦来集其身。一切众生无问老少皆共有之。安乐适身胜妙五欲金银珍宝家族眷属悉皆舍离。所有教诏男女亲戚皆不承顺。一切怨家诈来亲附。如此病苦皆不愿求。以是当知病为大苦。安乐涅槃无比法中。清净寂然无斯病苦。复次慈氏云何死苦。所谓众生气绝识灭无所觉知。一切苦中莫过死苦。生老病苦五趣之中有无不定。此死苦者皆共有之。譬如贫苦能却荣华。如怨憎苦能却亲爱。死苦若至不拣老少。愚智贵贱一切尽却。舍此身已入幽闇处。衣服卧具一切财宝莫能用之。裸露而行复无伴侣货财不免披诉无地。咄哉无常能作斯害。甚大鄙恶不拣怨亲。三界众生无能免离。皆被死伐何能救之。设转轮王那罗延力皆被擒获。当知死苦无量无边。以是观之死为大苦。解脱涅槃无比法中。寂静安乐无兹死苦。譬如有人瀑河漂溺。登陟高山得免怖畏。众生亦尔常为一切生死瀑河之所漂溺。登涅槃山离生死畏。亦如天雨能除毒热尘秽等障。人民安乐身意清凉。百卉滋茂成就果实。如来法雨亦复如是。能除一切烦恼毒热。众生安乐解脱清凉。滋长一切白净善种。成就果实令得涅槃。以是因缘诸佛世尊。舍无常身证涅槃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如来妙体即法身  清净解脱同真谛
  如日与光不相离  如来功德即涅槃
  真我与佛无差别  一切有情所归趣
  生死涅槃等无二  其性不坏无造作
  垢净如如性不异  唯佛世尊独能了
  众生悉有如来藏  三宝于是现世间
  一切有情入佛智  以性清净无别故
  佛与众生性不异  凡夫见异圣无差
  一切众生本清净  三世如来同演说
  其性垢净本无二  众生与佛无差别
  空遍十方无分别  心性平等亦复然
  譬如一切众生界  遍在虚空受生灭
  诸根生灭亦如是  处在无为界亦然
  譬如虚空火不烧  生死不坏无为性
  地水风轮转相依  虚空无有所依相
  蕴处界三亦复然  恒住业种烦恼性
  彼业烦恼住何处  常居妄想无明源
  妄想之心何所居  恒在无为净心性
  蕴处界三假施设  一切法性本无住
  业惑相持如地水  妄想转动犹如风
  心性本净如虚空  妄想依空无所有
  烦恼业苦从妄起  业苦还为烦恼因
  惑业循环无定居  无因无缘无所会
  无生无灭性空寂  本体光明智清净
  自性无生无变异  烦恼无明垢所覆
  亦如瞖眼见二月  众生二执亦复然
  烦恼犹如众蜜蜂  其蜜即喻如来藏
  此蜜众蜂共围绕  智者护身能取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