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增壹阿含经 第十七卷(4)

尔时。诸贤各各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果。云何为四。或有果生而似熟。或有

  尔时。诸贤各各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七)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四果。云何为四。或有果生而似熟。或有果熟而似生。或有果熟而似熟。或有果生而似生。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果。世间有此四人。亦复如是。云何为四。或有人熟而像生。或有人生而像熟。或有人生而似生。或有人熟而似熟。
  何等人生而似熟。或有人往来行步不行卒暴。眼目视瞻恒随法教。着衣持钵亦复随法行步。视地不左右顾望。然复犯戒不随正行。实非沙门而似沙门。不行梵行而自言行梵行。尽坏败正法。根败之种。是谓此人生而像熟
  彼人云何熟而像生。或有比丘性行似疏。视瞻不端。亦不随法行。喜左右顾视。然复精进多闻。修行善法。恒持戒律。不失威仪。见少非法。便怀恐惧。是谓此人熟而像生
  彼云何人生而像生。或有比丘不持禁戒。不知行步礼节。亦复不知出入行来。亦复不知着衣持钵。诸根错乱。心着色.声.香.味.细滑之法。彼犯禁戒。不行正法。不是沙门而似沙门。不行梵行而似梵行。根败之人。不可修饰。是谓此人生而似生
  彼云何有人熟而似熟。或有比丘持戒禁限。出入行步不失时节。看视不失威仪。然极精进。修行善法。威仪礼节皆悉成就。见小非法。便怀恐怖。况复大者。是谓此人熟而似熟
  是谓。比丘。世间有此四果之人。当学熟果之人。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八)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今日空中有随岚风。设复有飞鸟至彼者。若鸟.鹊.鸿.鹄值彼风者。头脑.羽翼各在一处。此间一比丘亦复如是。舍禁戒已。作白衣行。是时三衣.钵.器.针筒六物之属各在一处。犹随岚之风吹杀彼鸟。是故。诸比丘。当修行梵行。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当知。有此四鸟。云何为四。或有鸟声好而形丑。或有鸟形好而声丑。或有鸟声丑形亦丑。或有鸟形好声亦好
  彼云何鸟声好而形丑。拘翅罗鸟是也。是谓此鸟声好而形丑。彼云何鸟形好而声丑。所谓鸷鸟是也。是谓此鸟形好而声丑。彼云何鸟声丑形亦丑。所谓兔枭是也。是谓此鸟声丑形亦丑。复有何鸟声好形亦好。所谓孔雀鸟是也。是谓此鸟声好形亦好。是谓。比丘。有此四鸟。当共觉知
  此亦如是。世间亦有四人似鸟。当共觉知。云何为四。于是。或有比丘颜貌端政。出入行来。着衣持钵。屈申俯仰。威仪成就。亦复不能有所讽诵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不能承法之教。亦复不能善讽诵读。是谓此人形好而声不好
  复有何等人声好而形丑。或有一比丘出入行来。屈申俯仰。着衣持钵。威仪不成就。恒好广说。然复彼人精进持戒。闻法能知所学。多闻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义理深邃。具足修梵行。然复彼法善持善诵。是谓此人声好而形丑。
  彼复有何等人声丑形亦丑。或有一人犯戒.不精进.不多闻。所闻便失。彼于此法。应具足行梵行。然不肯承受。是谓此人声亦丑形亦丑。
  彼何等人声亦好形亦好。或有比丘颜貌端政。出入行来。着衣持钵。不左右顾视。然复精进修行善法。然戒律具足。见小非法。尚怀恐惧。何况大者。亦复多闻。所受不忘。诸所有法。初善.中善.竟善。修其善行。如此之法。善讽诵读。是谓此人声好形亦好
  是谓世间有此四人。在世间者。当共觉知。是故。诸比丘。当学声好形亦好。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种云。云何为四。或有云雷而不雨。或有云雨而不雷。或有云亦雨亦雷。或有云亦不雨亦不雷。是谓四种云。世间四种人而像云。何等四人。或有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雨而不雷。或有比丘亦不雨亦不雷。或有比丘亦雨亦雷
  彼云何比丘雷而不雨。或有比丘高声诵习。所谓契经.祇夜.受决.偈.本末.因缘.已说.生经.颂.方等.未曾有法.譬喻。如是诸法。善讽诵读。不失其义。不广与人说法。是谓此人雷而不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