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出曜经 第二十七卷(4)

如与愚从事经历无数日者。若彼行人与愚从事。昼夜堕落坠在生死。亿佛过去不蒙济度。是故说曰如与愚从事经历无数日也。与愚同居难如与怨憎会者。怨

  如与愚从事经历无数日者。若彼行人与愚从事。昼夜堕落坠在生死。亿佛过去不蒙济度。是故说曰如与愚从事经历无数日也。与愚同居难如与怨憎会者。怨憎会苦难。皆由无明故。不逐良师不与善知识从事。是故说曰与愚同居难如与怨憎会也。与智同处易如共亲亲会者。智人所学必当上及相见同欢。先笑后语和颜悦色。内外清泰无有诤讼。是故说曰与智同处易如共亲亲会也
  人尊甚难遇  终不虚托生
  设当托生处  彼家必蒙庆
  人尊甚难遇终不虚托生者亿千万劫不可遭遇。所谓人尊者诸佛世尊是。所谓生之处其种清净父母真正。其家饶财多宝七珍具足。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真珠虎珀象马车乘无所渴乏。所生国土上下和穆共相顺从。是故说曰人尊甚难遇终不虚托生也。设当托生处彼家必蒙庆者。眷属成就处在中国不在邪僻。是故说曰设当托生处彼家必蒙庆也
  一切得善眠  梵志取灭度
  不为欲所染  尽脱于诸处
  尽断不祥结  降伏内烦热
  永息得睡眠  心识悉清彻
  昔佛成道未久。初度五人次后五人江村十三人贤士众中三十七人。通佛六十一人。尔时世尊告诸弟子汝等各各四面教化。度阎浮利地人。吾欲独往诣江水侧。度三迦叶师徒千人。次度舍利弗目揵连。次度洴沙王。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尔时阿那邠低长者。有少俗缘来至罗阅城中。造大长者欲得寄住。正值彼家男女仆从各各作役。或破薪然火。或吹生熟食。或有布置坐具氍毹毾[登*毛]是时长者躬敷高座悬缯幡盖香汁洒地是时阿那邠低长者问彼长者。贵家今日办具待宾之调亦非小节。为欲请国王过舍。为是贵家男欲娶妇女欲嫁乎愿闻其意。其主报曰我今所办肴馔之具。亦非天及世人所能测度。亦非国王群臣百僚。男不娶妇女不出门。我所以办具甘馔饮食者。清旦请佛及比丘僧在家供养。阿那邠低闻佛名号及比丘僧。衣毛悚竖悲而且喜。寻往佛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斯须退坐前白佛言。伏惟天尊兴居轻利游步康强。闻侨在此得善眠乎。尔时世尊与阿那邠低而说斯偈是故说曰
  一切得善眠  梵志取灭度
  不为欲所染  尽脱于诸处
  尽断不祥结  降伏内烦热
  永息得睡眠  心识悉清彻
  慎莫着于乐  当就护来行
  当念舍于世  观于快乐事
  慎莫着于乐当就护来行者。夫人学道不苦不成。要当须苦然后乃成。舍世俗禅及俗解脱。修无漏禅无漏解脱。是故说曰慎莫着于乐当就护来行。当念舍于世观于快乐事者。人遇小乐当更求索增其乐本。是故说曰当念舍于世观于快乐事也
  如世俗欢乐  及彼天上乐
  此名为爱尽  十六未获一
  如世俗欢乐及彼天上乐者。世俗乐者欲界之乐。及彼天乐者色界之乐。众生之类长夜之中。迷惑五趣不知禀真。贪着世俗禅福之报。流转五趣周而复始。谓为得道永灭不起。是故说曰如世俗欢乐及彼天上乐也。此名为爱尽十六不获一者。其有行人先断爱根永去枝叶。执意怀惧防恶未然。后得无漏之乐游心自然。于十六分中未得其一。是故说曰此名为爱尽十六不获一也
  能舍于重担  更不造重担
  重担世之苦  能舍最快乐
  能舍于重担更不造重担等者。如人负重担经过崄难处。所负既不要世俗不急货。亦非金银珍宝车磲马瑙真珠琥珀。乃是世俗不要之货。傍人谏语观君所负。非是真宝何不舍之。更求真者。其人即舍。更求真者。观此众生亦复如是。负五阴身游处欲界。宛转生死不能得出。圣人告曰汝今所负五阴之形。秽漏臭处荷负是为。宜可速舍更求轻者。尔时众生即设方便。舍欲界形受色界身。已受色界之形。圣人复往就彼教化。使令舍身就无漏智五分法性。是故说曰能舍于重担更不造重担重担世之苦能舍最快乐也
  尽断诸爱欲  及灭一切行
  并灭五阴本  更不受三有
  如彼行人以无漏慧观。灭欲爱色爱无色爱。身行口行意行。除身三口四意三永尽无余。解知五阴兴起本末。更不复着三有之行。是故说曰尽断诸爱欲及灭一切行并灭五阴本更不受三有也
  义兴则有乐  朋友食福乐
  彼灭寂然乐  展转普及人
  苦为乐为本
  义兴则有乐朋友食福乐等者。犹若商贾之人劳形苦体。冒涉危崄采致重宝。安隐还家宗族庆贺。男女大小靡不欢喜。朋友同伴悉皆蒙恩。若使开意惠施普及一切。无复众苦以乐为本。宗族娱乐不能舍离。是故说曰义兴则有乐朋友食福乐彼灭寂然乐展转普及人苦为乐为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