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四百四十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2)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缘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说为魔事? 佛言:善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具寿善现白言:“世尊,何缘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说为魔事?”
  佛言:“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无方便善巧故,辩乃卒生,废修彼行,故说菩萨摩诃萨乐修胜行,辩乃卒生,以为魔事。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无端戏笑、互相轻凌、身心躁扰、文句倒错、迷惑义理、不得滋味、横事欻起,书写不终,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受持、读诵、思惟、修习、说听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无端戏笑、互相轻凌、身心躁扰、文句倒错、迷惑义理、不得滋味、横事欻起,所作不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有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忽作是念:‘我于此经不得滋味,何用勤苦听此经为?’作是念已即便舍去?受持、读诵、思惟、修习、书写、解说亦复如是?”
  佛言:“善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于过去世未久修行般若、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是故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听受等时不得滋味,情不忍可即便舍去。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作是念:‘我于无上正等菩提不得受记,何用听受如是经为?’彼由此缘,心不清净不得滋味,便从座起厌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授如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等无上正等大菩提记,令其不忍厌舍而去?”
  佛言:“善现,菩萨未入正性离生,不应授彼大菩提记,若授彼记增彼憍逸,有损无益故不为记。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作是念:‘此中不说我等名字,何用听为?’心不清净不得滋味,便从座起厌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记说彼菩萨名字?”
  佛言:“善现,菩萨未受大菩提记,法尔不应记说名字。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若作是念:‘此中不说我等生处城邑聚落,何用听为?’心不清净不得滋味,便从座起厌舍而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因缘故,于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中,不记说彼菩萨生处城邑聚落?”
  佛言:“善现,若未记彼菩萨名字,不应说其生处差别。
  “复次,善现,若菩萨摩诃萨闻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心不清净不得滋味而舍去者,随彼所起不清净心,厌舍此经举步多少,便减尔所劫数功德,获尔所劫障菩提罪,受彼罪已更尔所时,发勤精进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修诸菩萨难行苦行方可复本。是故菩萨若欲速证无上菩提,不应厌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住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余经,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何以故?善现,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一切相智根本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攀枝叶诸余经典,终不能得大菩提故。”
  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何等余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相智?”
  佛言:“善现,若说声闻及独觉地相应之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及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等所有诸经,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于中修学,得预流果、得一来果、得不还果、得阿罗汉果、得独觉菩提,不得无上正等菩提,是名余经犹如枝叶,不能引发一切相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定能引发一切相智,有大势用犹如树根。是善男子、善女人等,弃舍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求学余经,定不能得一切相智。何以故?善现,如是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出生菩萨摩诃萨众世、出世间功德法故。是故,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学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则为修学一切菩萨摩诃萨众世、出世间功德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