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善现,是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于一切法不取为有、不取为无,若由如是取故证得一切智智,亦知彼法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不取为有、不取为无。所以者何?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乃至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皆不可取故,善、非善法亦不可取故,有记、无记法亦不可取故,有漏、无漏法亦不可取故,世间、出世间法亦不可取故,有为、无为法亦不可取故。是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不可取已,求趣无上正等菩提。所以者何?以一切法皆不可取、都无实事,如梦乃至如寻香城,不可取法不能证得不可取法,然诸有情于如是法不知不见,是菩萨摩诃萨为饶益彼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为欲利乐诸有情故,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不为己身非为余事,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求趣无上正等菩提,不为己身非为余事。 “复次,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见诸愚夫于非我中而住我想,于非有情住有情想,如是乃至于非知者住知者想,于非见者住见者想。是菩萨摩诃萨见是事已,深生怜愍方便教化,令离颠倒妄想执著,安置无想甘露界中,住是界中不复现起我想乃至知、见者想,是时一切掉动、散乱、戏论、分别不复现行,心多安住寂静澹泊无戏论界。 “善现,是菩萨摩诃萨由此方便,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自于诸法无所执著,亦能教他于一切法无所执著。此依世俗,不依胜义,以胜义中无所执著,自他差别不可得故。”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佛得无上正等觉时所证佛法,为依世俗说名为得,为依胜义说名得耶?” 佛告善现:“佛得无上正等觉时所证佛法,依世俗故说名为得,不依胜义。若依胜义,能得、所得俱不可得。所以者何?若谓此人得如是法便有所得,有所得者便执有二,执有二者不能得果亦无现观。”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执有二不能得果亦无现观,执无二者为能得果有现观耶?” 佛告善现:“执有二者不能得果亦无现观,执无二者亦复如是,有所执故如执有二。若不执二、不执不二,则名得果亦名现观。所以者何?若执由此便能得果亦有现观,及执由彼不能得果亦无现观,俱是戏论,非一切法平等性中有诸戏论,若离戏论乃可名为法平等性。”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皆以无性而为自性,此中何谓法平等性?” 佛告善现:“若于是处都无有性亦无无性,亦不可说为平等性,如是乃名法平等性。善现当知,法平等性既不可说亦不可知,除平等性无法可得,离一切法无平等性。善现,当知法平等性,异生圣者俱不能行,非彼境故。”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法平等性岂亦非佛所行境耶?” 佛告善现:“法平等性,一切圣者皆不能行亦不能证,谓诸预流、若诸一来、若诸不还、若阿罗汉、若诸独觉、若诸菩萨、若诸如来,皆不能以法平等性为所行境,此中一切戏论分别皆不行故。”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佛于诸法皆得自在,如何可言法平等性亦非诸佛所行境耶?” 佛告善现:“佛于诸法虽得自在,若平等性与佛有别,可言是佛所行境界,然平等性与佛无别,如何可言佛行彼境? “善现当知,若诸异生法平等性,若诸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菩萨、如来法平等性,如是一切法平等性,皆同一相,所谓无相,是一平等无二无别,故不可说此是异生法平等性,广说乃至此是如来法平等性。于此一法平等性中,诸平等性既不可得,于中异生及预流等差别之相亦不可得。”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平等性中,诸差别相皆不可得,则诸异生及预流等法及有情应无差别。” 佛告善现:“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于一切法平等性中,若诸异生、若诸圣者乃至如来法及有情皆无差别。”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一切法平等性中,异生、圣者法及有情皆无差别,云何三宝出现世间,所谓佛宝、法宝、僧宝?” 佛告善现:“于意云何?佛、法、僧宝法平等性各各别耶?” 善现对曰:“如我解佛所说义者,佛、法、僧宝法平等性皆无差别。所以者何?佛、法、僧宝法平等性,如是一切皆非相应非不相应,无色、无见、无对、一相,所谓无相。然佛世尊于无相法方便善巧,建立种种法及有情名相差别,所谓此是异生及法,乃至此是如来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