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二十三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5)

若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观色蕴乃至识蕴不可得,广说乃至观一切智智亦不可得,观有为界不可得,观无为界亦不可得。如是菩萨观一切法不可得

  “若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观色蕴乃至识蕴不可得,广说乃至观一切智智亦不可得,观有为界不可得,观无为界亦不可得。如是菩萨观一切法不可得故无作无造,无作造故无生无灭,无生灭故无取无舍,无取舍故毕竟清净常住无变。所以者何?以一切法,诸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界、法住,无生、无灭、常无变异。是菩萨摩诃萨心常不乱,恒时安住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如实观察一切法性都无所有。复持如是妙慧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是回向大菩提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何所回向?以何回向?是为菩萨摩诃萨安住静虑波罗蜜多引摄般若波罗蜜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引摄布施乃至静虑波罗蜜多?”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观一切法空无所有。”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云何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观一切法空无所有?”
  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观内空,内空性不可得;观外空,外空性不可得;观内外空,内外空性不可得;观大空,大空性不可得;观空空,空空性不可得;观胜义空,胜义空性不可得;观有为空,有为空性不可得;观无为空,无为空性不可得;观毕竟空,毕竟空性不可得;观无际空,无际空性不可得;观无散空,无散空性不可得;观本性空,本性空性不可得;观相空,相空性不可得;观一切法空,一切法空性不可得。是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十四空中,不得色若空若不空,不得受、想、行、识若空若不空,广说乃至不得一切智智若空若不空,不得有为界若空若不空,不得无为界若空若不空。
  “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于诸有情所有布施若食若饮及余资具皆观为空,若能布施、若所布施、若布施福、若布施果,如是一切亦观为空。菩萨尔时由住空,观爱染、悭吝皆无容起。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分别一切不起。如诸如来、应、正等觉无时暂起爱心、悭心,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爱心、悭心皆永不起。善现当知,如是般若波罗蜜多,是诸菩萨摩诃萨师,能令菩萨摩诃萨众不起一切妄想分别,所行布施皆无染著。是菩萨摩诃萨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回向大菩提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何所回向?以何回向?是为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引摄布施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受持净戒,一切声闻、独觉等心无容得起。所以者何?是菩萨摩诃萨观诸声闻、独觉等地皆不可得,回向彼心亦不可得,回向彼地身、语律仪亦不可得。是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间自离断生命乃至邪见,亦劝他离断生命乃至邪见,无倒称扬离断生命乃至邪见法,欢喜赞叹离断生命乃至邪见者。是菩萨摩诃萨持此净戒所生善根,不求二乘及三界果,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是回向大菩提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何所回向?以何回向?是为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引摄净戒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起随顺忍,得此忍已常作是念:‘一切法中无有一法若起、若灭、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能骂者、若受骂者、若能谤者、若受谤者。若能割截斫刺打缚恼触加害、若所割截斫刺打缚,如是一切性相皆空,不应于中妄想分别。’是菩萨摩诃萨得此忍故,从初发心乃至安坐妙菩提座,于其中间,假使一切有情之类,皆来诃毁诽谤凌辱,以诸刀、杖、瓦、石块等,损害、打掷、割截、斫刺,乃至分解身诸肢节。尔时,菩萨心无变异,但作是念:‘深可怪哉!诸法性中都无诃毁、诽谤、凌辱、加害等事,而诸有情妄想分别谓为实有,发起种种烦恼恶业,现在当来受诸苦恼。’是菩萨摩诃萨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是回向大菩提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何所回向?以何回向?是为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引摄安忍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勇猛精进,为诸有情宣说正法,令住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或令住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或令安住诸余功德。是菩萨摩诃萨成就种种方便善巧,身心精进,以神通力,往一世界、或十、或百乃至无量无边世界诸有情所,宣说正法方便化导,令住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或令安住独觉菩提,或令证得一切智智。是菩萨摩诃萨虽为此事而不住有为界,亦不住无为界。复持如是精进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如是回向大菩提时远离三心,谓谁回向?何所回向?以何回向?是为菩萨摩诃萨安住般若波罗蜜多引摄精进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