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大乘般若部 >

第五百八十四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3)

又,满慈子,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又,满慈子,菩萨所学五眼、六神通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又,满慈

  “又,满慈子,一切陀罗尼门、一切三摩地门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又,满慈子,菩萨所学五眼、六神通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
  “又,满慈子,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乃至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应知是为菩萨行处。若诸菩萨谛故、住故行此行处,应知是为菩萨持戒。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安处居家受妙五欲,而不发起趣向声闻、独觉地心,是诸菩萨应知不名犯菩萨戒。何以故?满慈子,是诸菩萨增上意乐无退坏故。何等名为增上意乐?谓定趣求一切智智。譬如有人于他财物实不劫盗,枉禁囹圄虽经多时,而胜意乐常无退坏;于他财物无劫盗心,虽与恶人同禁囹圄而不名贼。如是菩萨虽处居家,经于殑伽沙数大劫受妙五欲,而胜意乐常不退坏,谓常趣求一切智智,曾不发起二乘之心,是故不名犯菩萨戒。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梵行,而起回向二乘地心,应知不名持净戒者。何以故?满慈子,彼舍净戒波罗蜜多安住声闻、独觉乘戒。若诸菩萨安住声闻、独觉乘戒,不名菩萨。所以者何?是诸菩萨远离净戒波罗蜜多,无心趣求一切智智,定不能证无上菩提。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起如是心:‘我当精勤经尔所劫流转生死,定当引起一切智智。’是诸菩萨由起此心,不能证得一切智智。”
  时,满慈子便问具寿舍利子言:“若诸菩萨心作分限:‘我当精勤经尔所劫,定当证得一切智智。’如是期心有何过失,而不能得一切智智?”
  舍利子言:“是诸菩萨厌怖生死速求菩提,由心速故,便作分限;由作分限,不能成熟殊胜善根,由怖生死,或求声闻、独觉乘果。非作分限,而能饶益无量有情;非作分限,而能圆满无量布施波罗蜜多,非不圆满无量布施波罗蜜多,而能证得一切智智。若诸菩萨心作分限,设经殑伽沙数大劫,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而亦不能圆满布施波罗蜜多。菩萨布施波罗蜜多无边际故,一切智智亦无边际。若不圆满菩萨布施波罗蜜多,而能证得一切智智,无有是处。是故菩萨欲求无上正等菩提,不应起心定作分限,速求证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若诸菩萨求证无上正等菩提,是诸菩萨决定不应心作分限。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久处生死修菩萨行,尔时尔时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渐善成熟,堪能证得一切智智。如新瓦器盛满清水,置于日中,如如多时水所滋润,如是如是器转坚牢。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久处生死修菩萨行,尔时尔时所修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渐善成熟,堪能证得一切智智。
  “又,满慈子,如新瓦瓶盛满酥油,如如经久,如是如是津昵渐润,由斯坚密有所堪能。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久处生死修菩萨行,尔时尔时渐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养;若时若时渐遇多佛及佛弟子信敬供养,尔时尔时渐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诫教授;若时若时渐蒙多佛及佛弟子教诫教授,尔时尔时渐得闻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渐得闻说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渐能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渐能修习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渐复圆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渐复圆满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渐得邻近一切智智;若时若时渐得邻近一切智智,尔时尔时渐断诸障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又,满慈子,诸菩萨摩诃萨若时若时起一切智相应之心,尔时尔时无容间起缘余境心;若时若时无容间起缘余境心,尔时尔时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薰心相续渐得圆满;由心相续渐圆满故,名能引发一切智心;此心相续无间无断,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如贮酥瓶如如经久,如是如是酥气薰遍,不受余气之所薰著。如是菩萨摩诃萨众起一切智相应之心,缘余境心不能间杂,由无间杂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薰习圆满,诸恶魔军欲伺其便终不能得。何以故?满慈子,若于此境魔伺其便,是诸菩萨即于此境起一切智相应之心,由此恶魔不能得便。
  “如是菩萨若时若时久处生死,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渐事多佛及诸弟子;若时若时渐事多佛及诸弟子,尔时尔时闻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闻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能勤精进如理思惟所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能勤精进如理思惟,所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能勤精进无倒修习所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若时若时能勤精进无倒修习所说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尔时尔时于心相续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渐得圆满;若时若时于心相续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渐得圆满,尔时尔时渐得邻近一切智智,由斯速证无上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