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身行。离口过。除意念。尽三秽。却六患。遏五蔽。十二因缘已捐尽解结束明六十二沉吟行。愈众疮。悦众恼。舍诸大。弃骨血。避亲属。绝诸习。断于爱。无诸可。无不可。刬贪垢。刈欲根。不惑流。能制疾。不我计。无不我。立四信。住四止。就四断。插五根。习五力。晓七智。履八正。入八念。八常勤为已无。勤可行。离不可行。学上智。自尊意。不贡高。而濡软。雨法雨。如一法不两计。不三想。不为无益想。无有际想。不空想。不想想。想无处。不住无处想。善惟佛。知佛净。已知净。而善学。心正住。不邪还。等善恶。如明冥。于明冥知俱空。不疑法。不以有净无。观有无本为一。已知一而除一。不于一而起想。勤受教。善习行。因习行。入无际。习胜意。不听心。善防识不乱转。往来三而不着。察诸性了无根。知无根不可满。以不满而自整。缕观法为同无。常住无绝无想。常无常以过上。不念人。不宥世。不着物。罢舍求。法合离了无见。身生殁皆由化。上中下知法等。于是世往后世。观二因如虚空。心无欲而常仁。行清白善诱人。知人向为反浊。于反浊而清澄。心远爱筋入火。以净火烧众垢。已尽垢寂然净。不念善。不念恶。不惟好。不惟丑。不念苦。不念乐。于毁誉。无欢怒。心调净所在入。开大藏。入大法。以道律护满法。苦习审勤承行。以尽道为光曜。视一切性识起。流结冥意思止。勤求止以入道。剪三爱。除四失。增四城。离五覆。绝六慢。修六敬。具六法证。行七慧。强八力。拔九结。习九灭。十弘净为已能。十力慧已备足。十直法不复学。慧法种而常存。于三宝已能备。以法施无极尽。于诸专能备行。入无所著。入空无懈。却无吾念。无我想。无人计。无筹算。寂如灭度 是为百三十五事成具光明定意戒法之行。佛说是成具光明定意戒法品时。三十万明士。得是定意功德成具。立于第十之地。善明。则得无所从生法忍。五百同辈人。心欣意悦。皆发无上独尊平等觉意。四十万明士。皆立不回还行。除恶众五万人。皆得无所著道。持五戒贤士贤女二千人。皆得履迹之行。诸天在虚空中。而作音乐。叹曰快哉世人乃获上闻之要。其在愚曚埃浊者。今日[火*霍]然除尽。如净水洗浴垢。今闻大法心垢为消。愿令法轮常转。使一切疾逮妙慧。我等常遇天尊所生不离。疾得是成具光明定意。当广宣法恩。还照流冥。如今日大会。兴立无数道本。善明白佛言。今闻天尊是定意。净心自思观。我无黠慧心了不知处。于外于内俱亦如是。佛告善明。譬犹冥室执炬而入。则莫知冥之所在。是定意法其能履行道品成具。则不知无黠十二牵连之所失也。善明。非但是而已。则不见十方生死起灭之处也。至履迹无著因缘觉佛乃至如来皆无见有所想见非见也。无所想。一切清净想。止清净想。亦不止清净想。是为空见无所见 善明白天尊。云何不止清净想是为空见。当是时。心在何许。所见何等。佛言。善明。于是时心不在内不处外。不于道不于俗。不于有不于无。不于起不于灭。不于动摇处也。是心无根际无音响。本末了索。当如是见。是见为见。为空为灭。为都无所有定意之法。以此为见。明士当作是计念。除念就净。作是计念者。为应成具光明定意之教法也。是法无所有法故。强为其名。明士闻是。莫怪莫疑。谛而思惟其法。不退不懈。斯为已得定意威神之护力也。善明。其欲学此者。当行四事。稍入无见处。曰何谓四也。一不有身。二不有居三不有世。四不有物。以能如此者。则得入四要。曰何谓四要。曰一为佛要。二为法要。三为空要。四为灭要。此谓四要也。佛时叹曰 无彼无我想 亦不无黠计 十二因不着 是应成具足 是定法本无 非有住立处 哀世现其名 空行亦合仪 人心并意识 此三为起法 行是成具足 无起无所灭 空为成具地 生死苦断离 一切无余迹 是合定意行 世人转相猗 邪见著名法 贪有利常想 缠缚无数世 积行常缀碍 忧恼着意戚 四变如随影 往来无休息 行定无所猗 正观不著名 贪尽想得灭 解缚清净安 净行不挂惑 惑恼意了无 生老病已绝 无复往来忧 慧眼明已大 智本无边底 黠使度无极 行定乃致此 世火星月明 日曜昆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