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部金光明经 序言 金光明经者。教穷满字。金鼓击于梦中。理极真空。宝塔踊于地上。三身果备。酬昔报之无亏。十地因圆。显曩修之具足。所以经王之号。得称于斯。将知能弘赞人。其位难量者也 大兴善寺沙门释宝贵者。即近周世道安神足。伏膺明匠。寔曰良才。玩阅群经。未尝释手。可谓瞿昙身子。孔氏颜渊者焉。然贵睹昔晋朝沙门支敏度。合两支两竺一白五家首楞严五本。为一部作八卷。又合一支两竺三家维摩三本。为一部作五卷。今沙门僧就又合二谶罗什耶舍四家大集四本。为一部作六十卷。非止收涓添海。亦是聚芥培山。诸此合经文义宛具。斯既先哲遗踪。贵遂依承。以为规矩。而金光明。见有三本。初在凉世。有昙无谶。译为四卷。止十八品。其次周世。阇那崛多。译为五卷。成二十品。后逮梁世。真谛三藏。于建康译。三身分别。业障灭。陀罗尼最净地。依空满愿等四品。足前出没。为二十二品。其序果云。昙无谶法师。称金光明经。篇品阙漏。每寻文揣义。谓此说有征。而仇校无指。永怀寤寐。宝贵每叹。此经秘奥。后分云何。竟无嘱累旧虽三译。本疑未周。长想梵文。愿言逢遇 大隋驭寓。新经即来。帝敕所司。相续翻译。至开皇十七年。法席小间。因劝请 北天竺揵陀罗国三藏法师。此云志德。重寻后本。果有嘱累品。复得银主陀罗尼品。故知法典源散。派别条分。承注末流。理难全具。赖三藏法师。慧性冲明。学业优远。内外经论。多所博通。在京大兴善寺。即为翻译。并前先出。合二十四品。写为八卷。学士成都费长房笔受。通梵沙门日严寺释彦琮校练。宝珠既足。欣跃载深。愿此法灯。传之永劫 合部金光明经 第一卷 隋沙门释宝贵合北凉三藏昙无谶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耆阇崛山。是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是金光明诸经之王。若有闻者。则能思惟无上微妙甚深之义。如是经典。常为四方四佛世尊之所护持 东方阿閦 南方宝相 西无量寿 北微妙声 我今当说忏悔等法。所生功德为无有上。能坏诸苦尽不善业 一切种智 而为根本 无量功德 之所庄严 灭除诸苦 与无量乐 诸根不具 寿命损减 贫穷困苦 诸天舍离 亲厚斗讼 王法所加 各各忿诤 财物损耗 愁忧恐怖 恶星灾异 众邪蛊道 变怪相续 卧见恶梦 昼则愁恼 当净洗浴 听是经典 至心清净 着净洁衣 专听是经 甚深行处 是经威德 能悉消除 如是诸恶 令其寂灭 护世四王 将诸官属 并及无量 夜叉之众 悉来拥护 是持经典 大辩天神 尼连河神 鬼子母神 地神坚牢 大梵尊天 三十三天 大神龙王 紧那罗王 迦楼罗王 阿修罗王 与其眷属 悉共至彼 拥护是人 昼夜不离 我今所说 诸佛世尊 甚深秘密 微妙行处 亿百千劫 甚难得值 若得闻经 若为他说 若心随喜 若设供养 如是之人 于无量劫 常为诸天 八部所敬 如是修行 生功德者 得不思议 无量福聚 亦为十方 诸佛世尊 深行菩萨 之所护持 着净衣服 以上妙香 慈心供养 常不远离 身意清净 无有垢秽 欢喜悦豫 深乐是典 若得听闻 当知善得 人身人道 及以正命 若闻忏悔 执持在心 是上善根 诸佛所赞 金光明经寿量品第二 尔时王舍城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曰信相。已曾供养过去无量亿那由他百千诸佛种诸善根。是信相菩萨作是思惟。何因何缘。释迦如来寿命短促方八十年。复更念言。如佛所说有二因缘寿命得长。何等为二。一者不杀。二者施食。而我世尊。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劫。修不杀戒具足十善。饮食惠施不可限量。乃至己身骨髓血肉。充足饱满饥饿众生。况余饮食。大士如是至心念佛。思是义时其室自然广博。严事。天绀琉璃种种众宝。杂厕间错以成其地。犹如如来所居净土。有妙香气过诸天香。烟云垂布遍满其室。其室四面各有四宝上妙高座自然而出。纯以天衣而为敷具。是妙座上各有诸佛。所受用华众宝合成。于莲华上有四如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