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 解曰。说先过去常诵此经现生获报。必招后故。从此第二结劝受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劝命受持 经。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解曰。前具引昔。此即劝令修护国法。如上应悉。从此第二劝后受持 经。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解曰。护国之最诫后亦尔。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无量人众得不退转阿修罗等得生天上无量无数欲色诸天得无生忍 解曰。得不退者。不退有四。信位证行。从浅至深即初二也。阿修罗等等余七部。得生天也。欲色诸天得无生忍。天台解云。即十行也或即初地。如大品经云。初地菩萨得无生法忍 不思议品第六 将解此品辨来意者。护国之法其唯般若。内护修证亦唯般若。般若威德无以测量。寄事以明转益深敬。故因散花见佛闻法得睹希有神变难思。以事表经即来意也。次释品名。不思议者。诸佛功德神变妙用心言不测云不思议。故法花云。非口所宣非心所测。智度论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大般若云。心言路绝。此等皆释不思议也。古就散花以彰品号。此睹神变名不思议。各依一义亦不相违。释本文者文分三段。一大众散花。二佛现神变。三闻法获益。初散花中文分为三。初大众欢喜。次散花供养。后王等发愿。且初第一大众欢喜。其义者何 经。尔时十六国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欢喜踊跃 解曰。诸王所闻护国之最甚深句义故喜跃也。从此第二散花供养。于中分三。一散宝莲花。二芬陀利花。三曼殊沙花。初散宝花文复分四。且初第一标所散花 经。散百万亿众宝莲花 解曰。宝莲花者。或众宝为花。或花如众宝云宝花也。旧云行花。天台解云。表三贤位所修无量福慧之行。今言莲花表行不染。又表能诠文字般若句偈无量皆不染故。从此第二花成宝座 经。于虚空中成宝花座 解曰。花成宝座。诸佛所依。贤位居初。为圣之本。又显文字修证所依。从此第三诸佛演说 经。十方诸佛无量大众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显同说也。从此第四化众散花 经。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花散释迦牟尼佛合成花轮盖诸大众 解曰。持十千者旧云万轮花盖也。言释迦者举其性氏。言牟尼者此云寂默。烦恼諠诤永寂默故。盖佛及众者。已修未修行必同故。此佛他佛说无异故。从此第二散芬陀利花。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其所散 经。复散八万四千芬陀利花 解曰。王等重散云复也。八万四千者表登地也。如上经云。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即初地也。旧云散般若波罗蜜多花。从能散心以立花称。此云芬陀利花者白莲花也。即从所散彰其名也。无漏正智能所表同于初后地观照一矣。从此第二花成云台 经。于虚空中成白云台 解曰。如下经云。譬如有人登大高台。等觉位也。通表十地故现台矣。从此第三彰佛演说 经。台中光明王佛与十方诸佛无量大众演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标佛列众显同说也。从此第四化众散花 经。是诸大众持曼陀罗花散释迦牟尼佛及诸众会 解曰。曼陀罗者此云适意花。见者心悦即天花也。从此第三散曼殊沙花。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所散花 经。复散曼殊沙花 解曰。大众散也。复义如前。旧云妙觉。彰果德圆。今言曼殊沙此云柔濡。能令见者离刚强故。即天花也。人天同会随所散也。从此第二变作宝城 经。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宝城 解曰。金刚宝城者表示实相。即涅槃城。犹如金刚体不可坏。从此第三彰佛演说 经。城中师子奋迅王佛共十方诸佛大菩萨众演说胜义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胜义者即实相也。上三所现花座台城显三般若。文字观照及实相故。三贤十圣果圆满故。如应显示不思议故。从此第四化众散花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散花成盖 经。复散无量天诸妙花于虚空中成宝云盖 解曰。所散天花如宝云盖。现不思议与如来品所现虽殊。义如彼故。从此第二明盖广量 经。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明其广量满大千故。问旧经所散云行等花。此中乃云宝莲花等。为是水陆诸时花否。答如大般若第八十四散花品说。尔时天帝释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咸作是念。尊者善现承佛神力。为一切有情雨大法雨我等今者宜各化作天诸妙花。奉散释迦如来及菩萨摩诃萨并苾刍僧。尊者善现亦散所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为供养时。诸天众作是念已。各化种种微妙香花奉散如来诸菩萨等。是时于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花悉充满。以佛神力于虚空中合成花台。庄严殊妙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善现睹已作是念言。今所散花于诸天处未曾见有。是花殊妙定非草木水陆所生。应是诸天为供养故从心化出。时天帝释知善现心谓善现言。此所散花实非草木水陆所生。亦不从心实能化出。但变现耳。具寿善现语帝释言。是花不生则非花也。帝释问言。为但是花不生。为余法亦尔。善现答言。非但是花不生。诸余法亦尔。遍蕴处界四谛十二缘六度四摄诸功德法悉皆不生。并同花也。此前所散若人若天般若理同。准旧经中义同彼矣。从此第三雨花供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