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十卷(2)

疏。第二摄归真实者。疏文有三。初标章。次真空绝相者。即指法之本后。后经云下。引文证成。二中。然杜顺和尚法界观中。总有三观。一真空绝相观。

  疏。第二摄归真实者。疏文有三。初标章。次真空绝相者。即指法之本后。后经云下。引文证成。二中。然杜顺和尚法界观中。总有三观。一真空绝相观。二事理无碍观。三周遍含容观。即是今疏四门之中。后之三门。初摄归真实。即真空绝相观也。于中自有四句十门。一会色归空观。二明空即色观。三空色无碍观。四泯绝无寄观。此为四句。前二各四。故为十门。初句四门者。前三同言色不即空。以即空故。释则不同。一色即空。明不即断空。以即真空故。二色不空。明青黄等不即真空。以青黄无体故。即是真空。三色不即空。空中无色可即。故云不即空。以会色归空。无有体故。即是真空。上三以法拣情。四色即是空。以无性故。如色既然。万法皆尔。第二明空即色观亦四门。前之三门。准前释言同释别。但翻云空不即色。以即色故。亦有三义。一空不即色。断空不即色。以真空必不异色故。二空不即色。以空理非青黄故非色。青黄之真。必不异青黄。故云即色。三空不即色。空是所依故不即色。必与能依为所依。故云即色也。上三拣情。四空即是色。凡是真空。必不异色故。第三空色无碍观者。谓色举体是真空故。色不尽而空现。空举体不异色故。空即色而空不隐。是故二法无碍一味。第四泯绝无寄观者。谓此真空不可言即色不即色即空不即空。一切法皆不可。不可亦不可。此语亦不受。逈绝无寄。言解不及。以生心动念乖法体故。以前八门拣情显理。第三门解终趣行。第四门正成行体。由解成行。行起解绝。上皆法界观义。所以疏中。不广引者。以第三色空无碍。滥于第二事理无碍观故。彼所以立者。以第四泯绝无寄。泯前三故。故名真空绝相。今但取一门总意。亦即泯绝无寄。又欲令四门成四种法界故。初门即事。次门即理。三即事理无碍。四即事事无碍。故第三事理无碍观中。疏文分三。初总标。二一理遍于事下。别释。三上之十事下。总结。今初。言十对皆无碍者。谓一教义无碍。二事理无碍。三行位无碍。乃至十应感无碍。今且约事理者。事理是所诠法中之总故。又诸处多明理事无碍故。为成四法界故
  疏。一理遍于事下。第二别释十门即为十别。一一门中多先正释。后会前义。即前性相。不同中十对之义。或一门会一义。或二门同会一义。或一门以会多义。至文当知。又十对中唯会法性。以是同教一乘义理分齐故。如前云三乘一乘别。今但会一乘五性一性别。今但会一性。十对皆然。今初。第一门不会。至第二门。一时会故。疏中三。初标门。次谓无分限下。正释。谓理不可分故无分限。事随缘别故。分位历然。而不相杂。故得相遍。今明理不异事故遍事中。后故一一纤尘下。结成遍义。若不全遍则理可分。事不全摄亦不即理。如一纤尘。事事皆尔。正遍此时。不妨遍余。故亦非余处无理。全此全彼。亦非二理
  疏。二事遍于理门者。文中二。先正明。后会前。前中所以要全同者。以事无别体。还如理故。若不全同。则不如理。色不异空义不极成。然相遍二门超情难见。何者。谓事既有分。理即无分。如何得遍。若尘遍法界。尘应非小。理遍同事。应如小尘。今明由事与理。有非一非异义故。以非异故全同。以非一故不坏。分别则事理两分。如海之波。一波全遍大海。以同海故。大海全在小波。以海无二故。全在一波。亦全在诸波。同一海故
  疏。由上二义下。二会前义。于中二。先会一性。后会一乘。前中三。初明一性五性。二明成佛不成佛。三明无性即佛性。初中先正明。后引证。前中谓事有分限。理无分限。五性约事。一性约理。今理遍事。则一性之理。全在五性之中。事遍于理。五性即是一性。故云互该彻故皆同一性
  疏。故出现下。二引证。此文释通二义。一正是事事无碍义。以众生及佛皆是事故。今取释文皆同一性之义故。证事理无碍。由理遍事故众生随理而在佛中
  疏。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下。第二明成佛不成佛义。谓理无二实。故该多事而皆成也。理如虚空故事同理而无成矣。经云。譬如虚空下。引证。亦出现品成正觉中义引之耳。文云。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无非相。无一无种种故。即无所成义由上二义。欲成则念念常成。欲不成则十方三际无成佛者。故成与不成自在无碍
  疏。一性无性即是佛性者。第三会佛性义。先正会。后故涅槃下。引证。以第一义空即佛性故。大意秖尔。欲穷法源。故复略引。然此经二十七。师子吼品。问于佛性。总有六问。一问云何为佛性(一问体性)二以何义故。名说佛性(二问性名义)三何故复名常乐我净(三问性德)四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四问众生不见所以)五十住菩萨住何等法。不得了了见于佛性。佛住何等法而了了见(五问住法差别)六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何眼而了了见(六问用眼不同)答中答第一问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常与无常。苦之与乐。我与无我。空者。一切生死。不空者。谓大涅槃。乃至云。无我者。即是生死。我者。谓大涅槃。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乃至云。见一切无我。不见我者。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以是义故佛性常恒无有变异。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荐福释云。然佛性有二。一性得。二修得。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智慧者。即性得中道智慧觉性。如密严云。如来清净藏。亦名无垢智。常住无始终。离四句言说。亦如下经云无相智无碍智。具足在于众生身中等。非是从缘智慧。名智慧也有自性遍照法界光明义。故名智慧也。从所言空下。明修得性。修得觉性。观第一义空。不见空与不空。离有无相故。从智者见空下。明见中道之人。智者即佛及菩萨也。从空者下。明空有等法也。空即遍计依他。不空即圆成实性。下文云。一切诸法皆是虚假。随其灭处。即是第一义空等。故知第一义空。是不空如来藏。非空如来藏。诸佛菩萨真俗双观。有无齐照。故名中道。又准下文云。佛性云何为空。第一义空故。云何非空。以其常故。云何非空非非空。能与善法作种子故。准此经文。第一义空。不是空如来藏。上即荐福意。亦有深理。今正释者。与上少异。初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者。即双标空智。以第一义空该通心境故。明即是智慧。拣异瓦砾非情。从所言空者下。经自双释二义。所言空者。即是牒上第一义空。以空有双绝。方名第一义空。故云不见空与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下。释上智慧。经文稍略。若具应云所言智慧者。能见于空及与不空。故此中者字。非是人也。秖是牒词。此中言见。非约修见。但明性见。本有智性。能了空义及不空故。若无本智。谁知空不空耶。我无我等亦尔。约修见者。自在下经。佛答第五六问中。及无明覆下。方论见不见耳。今以即智明空。故名第一义空。即空之智。方是常恒智性。不生故常。不灭故恒。古德引下经空等二门。证成第一义空。非空如来藏。今观所引。正证是空如来藏义。云何非空已下。方证名为智慧之义。空智相成方为真佛性义。则知。二藏亦不相离。以其佛性妄法不染。故名为空。具恒沙妙德。故名不空。要空诸妄方显不空之德。故不相离思之。又言第一义空者。第一义谛上论空故。明知空性智性无二性也。故初言即是第一义空。又云。见一切空。不见不空。不名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若尔双见。方有佛性。不双见时。应无佛性。故知一切空不空等言含于能所。约其所见空与不空。即是中道佛性。约其能见即是智慧。若不双见不识佛性。若见中道名见佛性。余如彼经及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