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二十五卷(5)

疏。以总收别但广身光等者。以三业之总摄六根之别。言但广身光等者。等取前光明及音声智慧。二光为身音声属口。智慧是意。今文并具。故致等言。即

  疏。以总收别但广身光等者。以三业之总摄六根之别。言但广身光等者。等取前光明及音声智慧。二光为身音声属口。智慧是意。今文并具。故致等言。即开三业而为十耳
  疏。若言具说何以下文。唯说安立及世界海耶。此下问答料拣。此上问也。答有二意。一经。来未尽。约显现答。遮那品末。无有结束故。若经具来。应更答余三十八问。二又虽说二下答。二兼余。于中先标。后谓界必有生下。出所兼相。略出三海。谓一众生。二佛。三行业及能兼二。已有五海。言余可意求者。即余五海等。谓有生必有根欲为一。有佛必由愿力为二。必有神变。普周为三。必转法益生为四。有作用解脱为五。则具十海矣。具海既尔。具余例然。此依别答四十问说。若约十海为总。此但答二。下别答八。已如现相品明。则十海之中兼余三十
  疏。此十亦对前十海十智者。初一为令即具十智。故云为令众生入佛智慧海故。余九即十海。一即佛海及神变海。二即世界海。三即三世海。四即法界海。五即转法轮海。六即众生根海。七八皆众生海。九即愿海十海备矣。对海既尔。对智可知。如对海故。四赞胜诫听
  疏。然通此十下。重释偈文。结云欲委配释恐厌繁文。今当配之。初偈即牒智慧地。及无畏功德。兼含体相显著等十句。以言普现十方光明遍照等故。第二偈即世界海及出现也。第三偈牒佛境。第四偈牒佛加持。第五偈即业海及乐欲海。并调伏海。第六偈前半波罗蜜海。亦兼佛地。次句法界海。末句所行。第七偈即神变海。第八偈前半众生海。后半演说海。第九偈即佛解脱海。及三自在。第十偈即大愿海。余皆兼含。可以意得。非益观智。疏略不言。明欲委释寻文。故抄重出。第二广陈本义
  疏。智犹难测下。分三。初总难。二然上十事下。料拣。三释文。二中三。初以十对刹。二以十对种。三以十对海。初中四。一正对。二有云下。叙昔。即刊定意。三则违下。辩违。四若依下。结过。谓尽世界海皆作无差别故。刹海中无差别事。余可知
  疏。言有世界海尘数下。三释文。于中四。一正释经意。二牒昔总非。三彰非所以。四逆遮昔救
  疏。有云下。第二牒昔总非。云孟浪之甚者。浪谓流浪。孟亦猛也。庄子齐物篇云。瞿鹊子。问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释曰。今不取其事。但取孟浪所出耳。孟浪者。率略之言也。明其无当。向秀云。澜漫无所趣舍之谓。二字要连用
  疏。何者下。三彰非所以。寻意可知。而犹恐难见。请以喻明。如一槃中盛于十楪。十楪之中各盛十弹子。一槃如刹海。一楪如刹种。弹子如一刹。若言一槃之中。有一槃弹子。尘数无差。岂得以一槃之内弹子无差以充其数。一槃弹子。但有一百。一弹子之尘已难知数。况一百弹子。尽抹为尘。则数不可量。便将一百之数。以充一槃弹子之尘数故。为孟浪也。得斯喻意。寻数易了
  疏。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说者。第四逆遮昔救。恐有救云。一刹海中刹。不充一刹海之尘。今取一切刹海中刹。以充一刹海中尘数。岂不得耶。亦如一槃弹子之多。不充一槃之尘。若多槃弹子。岂不充一槃之尘耶。故今遮云。若依此义。义则粗通。奈何违下文。下文云一世界海中。即有世界海尘数。不可言一切世界海。共为一世界海尘数。岂得将此而为救耶。亦犹一槃弹子。即有一槃弹子尘数。不言多槃有一槃之尘也
  疏。然佛土之义下
  疏。文有三。一辩类。二融摄。三释文。今初。说三土。二开三为四。三合四为二。四融二为一。前二则唯识第十意。然初说三者。依三身故。报有自他故为四身。四身还依四土。论云。又自性身依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此佛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释曰。此义前品已引。为下文用之故。重委引论云。自受用身。还依自受用土。谓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不可说形量大小。而依所证及所依身。亦可说言遍一切处。释曰。功德随所依身。智慧随所证如。余并可知。论云。他受用身亦依自土。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若变化身依变化土。谓成事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熟。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大或小。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释曰。上皆论文。文并易了。下疏用之。须知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