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十六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八毛光照益三昧中。言智契解脱之门等者。总出光明之因具悲智故。先此上一句约智。亦是约表释。谓毛孔表解脱门。光明表于智慧故。二正明智慧故。云智契解脱之门 疏。慈熏身语意业者。约悲智释。以菩萨旷劫慈悲熏修三业故 疏。后具一四总持者。一法持。二义持。三咒持。四无生忍持。如七地中广说。四持并具。何不自在 疏。不以不见疑菩萨之无光等者。此下别释绝疑之义。绝于三疑。一以不见疑无光明。二不救剧苦谓光无益。经文以如盲不见日等双释二疑。三亦不高推果用下。又遣一疑。谓此作用是佛果用非十信故 疏。既言量等三千。则不坏次第等者。此亦遮其不信十信八相成道。谓十地方能故云不坏次第。谓十地菩萨受职。有大莲华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十定品辨等觉菩萨有一莲华量周法界。周法界唯大。百万亿中但言三千故劣后二。今疏十二颂六对。一一对中有十义五对等者。疏文分六。初总标。二欲辨无碍下。总辨定慧。三言五对下。正明无碍。四上来无碍下。总示入门。五又向云色性下。彰其含摄。六此是菩萨下。总结劝修。初文可知。就第二总辨定慧之中三。初总指当文定慧之相。二定慧虽多下。彰其类别。后所以局见之者下。总示得失。二中又二。先总辨为二。二者用二不同。今初 疏。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者即遗教经文。然亦可通理。以其先后类例多约事故。即是彼经八大人觉中第二明精进初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乃至云。此五根者心为其主。是故汝等当好制心。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踰也。喻如有人手执蜜器。动转轻躁。但观于蜜不见深坑。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跳掷难可禁制。当急挫之。无令放逸。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疏。能观心性契理不动者。上句即涅槃经意。彼第二十七师子吼品云。以彼立三品定故。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具三种定。谓上中下。上者谓佛性也。以是故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中者。一切众生具足初禅等。下者。十大地中心数定也。今但义引耳。从契理不动即义说也。观其心性即是观门。而云定者心性是理观。即契理与理相应。湛然不动故名为定 疏。明达法相事观者。如起信等 疏。善了无生者。即七地经云。了法无生名般若是也 疏。诸经论中或单说事定等者。即第二用二不同也 疏。如起信论止一切相乃至等者。论云。云何修行止观门。所言止者。谓止一切境界相。随顺奢摩他观义故。所言观者。谓分别因缘生灭相。随顺毗钵舍那观义故。云何随顺。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双现前故。次论云。若行若住若卧若起。皆应止观俱行。所谓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释曰。此中先止不碍观。后观不碍止。皆止约入理。观约观事。第一经中已广引文。兼辩大意。以疏对论文相可知 疏。或以理观对于事定言下。经一心不动等者。即七地偈文。然今经云。于道不动即修禅。忍受无生名般若。盖其义引小有不同 疏。禅定持心常一缘等者。即第三十三经。彼具明十度云。如其回向行布施。亦复坚持于禁戒。精进长时无退怯。忍辱柔和心不动禅定下同。今此但取明定慧文耳 疏。言五对者下。第三正明无碍。于中先别明。后总结。前中五对即为五别。然其五对皆约经文。取文不同。第一对取根境。如初偈将上于眼根中对下于色尘中作义。于中有三。初明根入境出。二为显下。出所以。所以无碍者。略有三义。一唯心现故。二缘起相由故。三法性融通故。广如玄中。以是最初故。具出所以。下多总略。三境入根出亦然。即例释后偈 疏。第二对者。即于入正定中作义。于中文四。一正明 疏。分别事相等者。缘从色尘中出。明知眼根中入是其理定 疏。欲观性空等者。缘于眼起等是理起。明知色尘中入是事入。二以契即事之理下。出所以。唯约事理无碍明所以。于中二。先成上分别事相应入事定而入理定。后制心即理之事下。成上欲观性空。应入理定而入事定。三而经中但云下。出二定得名所以。显上入正定所对之文。由对观故。四亦合将根事对于境理以辨无碍者结例。谓合有二偈云。于眼根中入正定于色起定。心不乱。了色无生无有起。性空寂灭无所作。于色尘中入正定。于眼根中三昧起。分别眼性不思议。诸天世人莫能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