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三十六卷(6)

疏。从若谓双非下。正释第三偈。以上来疏重举前文生此偈故。故此正释。于中初举所破。次故辨起心皆妄下。以偈正破。起心皆妄绝念方真。释其上半。

  疏。从若谓双非下。正释第三偈。以上来疏重举前文生此偈故。故此正释。于中初举所破。次故辨起心皆妄下。以偈正破。起心皆妄绝念方真。释其上半。念本自无斯绝亦灭。释其下半。以性空无念亦不可思故
  疏。故中论云下。引证即如来品初广破有如来竟。末后结云若于一异中如来不可得。五种求亦无。云何受中有。又所受五阴不从自性有。若无有自性云何有他性。以如是义故受空受者空。云何当以空而说空如来。次破于空四句皆拂。颂云。空则不可说。非空不可说。共不共叵说。但以假名说。何以故。寂灭相中无无常等四。寂灭相中无无边等四。次问云。若如是破应无如来。次偈答云。邪见深厚者。则说无如来。如来寂灭相。分别有亦非。如是性空中。思惟亦不可。如来灭度后。分别于有无。次总拂偈云。如来过戏论。而人生戏论。戏论破慧眼。是皆不见佛。长行释云。戏论名忆念。分别有此彼。又云。此如来品初中后。思惟如来定性不可得。是故偈说如来所有性即是世间性。如来无有性世间亦无性。此上诸偈文义相连
  疏。家但引同今经偈。言用此文者。明是龙树取此经意而为论偈
  疏。亦含三止意者。上云心冥性佛即停止止。心安正理故。止绝思求即止息止。今偈疏文即心冥体性停止止也。惑何由生止息止也。直就经文体性皆如。即是对不止止也。谓法性非止非不止。而铭法性为止故。云对不止止
  疏。又亦通结止观者。即以第四偈结上三偈也。而止。已先明故。此疏文但结上观。疏第六偈推功下。此有四意。一明义意相承有本。二亦谦己下拣异凡情。三令法下辨法相承。四殊途下彰法体连合次八菩萨例有此四。第三西方胜慧解佛胜智。偈此偈明随空心净即表位中义故。彼文云。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等故。云随空心静下七菩萨初释名中。皆有二意。细寻准此
  疏。谓了一切法即心自性。性亦非性者。即心自性此是表诠。由一切法无性故。即我心之实性。言性亦非性者。此是遮诠。即上真性以无性为性也。即心自性如圆成性。性亦非性。如胜义无自性性。以偈但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故。故复遣性
  疏。翻前内取等者。疏文。有二。一总释文意。二然此一。偈下。显义包含。略为二解。初云但是蕴缚。即涅槃二十九。师子吼难云。如佛所说一切诸法有二种因。一者正因。二者缘因以是二因应无缚解是五阴者念念生灭。如其生灭谁缚谁解。世尊因此五阴生后五阴。此阴自灭不至彼阴。虽不至彼能生彼阴。如因子生芽子不至芽。虽不至芽而能生芽。众生亦尔。云何缚解下佛牒以为答。引蜡印印埿印坏文成。喻意云。生时诸根有具不具。具者见色则生于贪。生于贪则名为爱。狂故生贪。是名无明。贪爱无明二因缘故。所见境界皆悉颠倒。无常见常。无我见我。无乐见乐。无净见净。以四倒故作善恶行。烦恼作业业作烦恼。是名系缚。以是义故名五阴生。此中意云。虽复生灭不妨系缚故。今用云但是蕴缚无有我人
  疏。二前后因依相续无性下。是第二意上辨人空。此明法空。于中又二。先正明法空。后此性即是第一。义空下。会通佛性。然案显文但辨二空理已玄矣。观其法喻。包涅槃经佛性深义故复显之。此中文势连环。先总示佛性。即师子品初。如前玄中已广引竟
  疏。又上性无所有下。别示诸因先指经以明。性无所有者。即前偈自性无所有。内外虽异皆是第一义空。故指前偈亦即此偈于此性也。既以第一义空为正因佛性故。性无所有即正因也
  疏。前解此了者。前偈云如是解法性故云前解。此偈云于此性了知故云此了。并是了因。明知。一切众生虽有第一义空智慧之性。若无般若等为了因者终不成佛。上通二偈以出正了
  疏。此蕴相续即是正因。亦名生因者。唯约此偈以显二因此双标也
  疏。言正因者下。即双释也。然欲解诸因先须知彼经文。二十八云。善男子因有二种。一者生因。二者了因。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灯能照物名为了因。烦恼诸结是名生因。众生父母名为了因。谷子名生。水土名了。六度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生因。佛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了因。复有了因。谓六波罗蜜佛性。复有生因。谓首楞严三昧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了因。谓八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有生因。谓信心六度。又云。善男子。因有二种。一者正因。二者缘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缘因者如酵暖等。又云。正因者名为佛性。缘因者发菩提心。又云。正因者。谓诸众生。善男子。僧名和合。和合者名十二因缘。十二因缘中亦有佛性。十二因缘常。佛性亦常。是故我说僧有佛性。故下疏云。然复生必对了。正必对缘。已引经文次当释疏。言正因者是中道义。中道即是佛性者总示其体故。二十七云。佛性即是无上菩提中道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