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六十五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六十五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三迷真起妄下。文前有五。一标章。二论云下。论主假设外征。谓当相下疏释论。三故经意下。以经之意答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第六十五卷
  唐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疏。第三迷真起妄下。文前有五。一标章。二论云下。论主假设外征。谓当相下疏释论。三故经意下。以经之意答论假征。四然成答相三下。征二别相。五略有五异下。答显包含。于中先别明。后有斯五下总结。前中第一约所迷有异。前迷无我即迷真空。此迷真实智即是妙有。以有文云不了第一义故。二约起次不同可知。三约世有通局。言义取亦通五世者。后段当明。言此唯三世者。此句标也。以名色等唯约现故者。出所以也。前段名色等。五就种为义。则是二世。后列五果皆约现行。即果酬昔因。依于果上复起爱取招后生死。则有三世。今此段中既唯约现故但有三。义取亦通一世者。至下当知。疏。四前文欲明三世并备者。第四约缘有隐显。言于无明中。下出备相也。无明在于过去说有爱取。则备三惑矣。行即是有未润名行。润即有故二业必依七苦别说为五。总说为二故。此明过去备十二矣。但举经文。无明之中说有爱取。例余必有。言于现在中说无明故者。明现在之中具十二也。现在爱取之内。既有无明则三惑具矣。则所润有行。已同过去有于二支无明行也。现在八支居然可知。增长衰变亦具生老死矣
  疏。五前为答难者。五约答相差别及取下结并可知
  疏。文中亦二下释文。然下释名多依俱舍。俱舍与涅槃二十七义。则全同。小有别处。至文当知。初无明支。疏文有三。初辩得名。意明次第。二会论经。三出无明体相。今初辩名。然十二下通难。何于无明偏受迷称。后而无明下。答显可知。言意明次第者。故瑜伽问云。何因缘故无明等支作如是次第。答诸愚痴者。要先愚于所应知事。次即于彼发起邪行等。此无明约人迷理横从空起
  疏。论经云下第二会论经。以上云实义空。则是以真空为第一义。准论经意。乃是四谛为第一义。即四重胜义中道理胜义故。次引对法证成论经亦顺涅槃我昔与汝等不识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故。瑜伽中广说无明历一切法。谓若内若外若业若果。佛法僧等皆是无明。今略举四谛。则无所不摄
  疏。别有暗法名为无明下。三出无明体相。于中先正出体。别有一法是明所治。后非但下拣滥。此拣二义。即二师解。谓一师云无明者。谓体非明。此即遮诠如非有非无。法体非是有无故。第二师云应谓明无此但无彼明处即名无明。故今拣之。非是明无而已。理则尽矣。犹恐难见具引论释。俱舍第十论云。无明何义(问也)。谓体非明(即第一师非前智明)。若尔无明应是眼等。释曰难也。眼等五根亦非智明故。论云。既尔此义应是无智明也。释曰。此第二释谓明无之处。即名无明。论云。若尔无明体应非有。释曰难也。若是明无之处名无明者。无是无他。体应非有。论云为明有体(拣第二义)。义不滥余(拣第一义)。颂曰。明所治无明如非亲实等。释曰。上句明有实体。谓此无明不了四谛。明所对治名曰无明。与明相违方名无明。非是离明之外皆是无明。故不同第一。亦非明无之处名为无明。不同第二。下句举前释成。论云。如诸亲友所治怨敌。亲友相违名非亲友。非异亲友非亲友无。释曰。此以怨喻无明。亲友喻明。非亲友者。即是怨家怨有体矣。言非异亲友者。非异亲友之外余人皆名非亲友也。此喻无明不滥眼等。言非亲友无者。非无父母朋友即名非亲友也。此喻无明非无体也。言实等者。以上非字贯下实等。亦如非实者。谛语名实。此所对治虚诳言论名为非实。非异于实皆名非实(如杀生等)。亦非实无名为非实(此明非实有体)。等取非法非义非事。如不善法名为非法。不善义名为非义。不善事名为非事。此与善法等相违名非法等。皆明有体非无故。论结云如是无明别有实体。是明所治非异非无释曰。非异拣初义。非无拣第二。无明若无有体。何能与行为缘。经说无明能染于慧。令不清净明有体也。余如彼说
  疏。二所作业果是行支者。于中四。一正释经。二而论下引论释。三此出下。疏释论。以名色通为生死之体。以无明等是行蕴等各别法故各自有体。今行该通故取通体。以为其体四远公下举古释义无所违。但引婆沙。名色缘识。此名色在因中。识缘名色是六处别名。则似名色与识有前后义。大乘亦有互相缘义。义则不然。因果之中皆二互相缘。此是因中互为缘义。如下当说疏。三行依止下。识支初举论。二彼即是行下释论。言由行熏心等者。行谓罪等三业。唯识云。此虽才起无间即灭。无义能招当异熟果。而熏本识起自功能。即此功能说为习气。是业气分熏习所成。拣当现业故云习气。如是熏习展转相续。至成熟时招异熟果。此显当果胜增上缘。释曰。但观所引及下。瑜伽疏文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