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2)

法无碍者知一切法(至)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案。僧亮曰。总知名实。名法无碍。随名解义。名义无碍。说名说义。谓辞无碍。说不可尽。谓乐说无碍也。宝亮

  法无碍者知一切法(至)即得如是四无碍智
  案。僧亮曰。总知名实。名法无碍。随名解义。名义无碍。说名说义。谓辞无碍。说不可尽。谓乐说无碍也。宝亮曰。第一翻法者。识法区分也。义者。言之所以也。辞者。巧便宣通也。乐说者。以无懈心。为众生说也。随字论者。圣人为法立名字。欲使众生识善恶区分。改恶修善也。正音论者。随方俗类得解脱。无不正也。阐陀论者。大集论也。世辩论者。世谛中最利辨也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至)种种异说不可穷尽
  案。僧亮曰。菩萨知法。本为度人。人不出三乘。以知三乘法为法无碍也。知三终归一。为义无碍。一戒定慧。作多名说。为辞无碍。乐说义与亦同也。宝亮曰。第二翻说三乘法。为法无碍。知理归一。为义无碍。于一法上。作种种名说。为辞无碍。说法无倦。为乐说无碍也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至)若取著者不名菩萨
  案。僧亮曰。上虽再说。未明无著。今说无著。以成无碍之义。宝亮曰。第三翻以忘相为宗也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至)说言知法而不取着
  案。僧亮曰。义旨未显。应须系发也。夫不取异相。则不知异。不知异相。不知法也
  佛言善男子夫取著者(至)一切凡夫无四无碍
  案。僧亮曰。无碍之称。出生死为名。取着之名。不出生死。下出事证也。此先证取着。非无碍也。宝亮曰。迦叶难意。既云得四无碍。云何取着耶。佛今答云。取着之心。本是惑累。则不名无碍。后心菩萨。执相永尽。故名无著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菩萨摩诃萨而无所著
  案。僧亮曰。证不取着。得四无碍
  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至)而不可尽是名乐说无碍
  案。僧亮曰。第四重释法义四事之异耳。宣说一义。必无有义者。如地持山。菩萨所说。无地无山。亦无所持。诸佛境界者。知无地无山无为相也。凡夫境界者。著名求相也。宝亮曰。第四翻得此六法。能持不忘。以不忘为释也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说世论故得乐说无碍
  案。僧亮曰。第五以世谛为法。以第一义为义也。宝亮曰。第五翻以世谛为法无碍。以第一义谛为义无碍者。为小乘人。故作此说也。若依十地经者。第一义谛为法无碍。世谛为义无碍。此为大乘人说故也。空是一类法易知。故名法无碍。世谛虚构区别难知。名义无碍也
  善男子声闻缘觉若有得是(至)声闻缘觉真实无有
  案。僧亮曰。二乘无因。故无无碍也。宝亮曰。向明得。今明失也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至)何故默然而无所说
  案。僧亮曰。夫度人出苦。必由说法。若但以神通。证无无四证也
  缘觉不能说法度人(至)一切无有四无碍智
  案。僧亮曰。别证所以无也
  云何声闻无四无碍(至)无此三故无四无碍
  案。僧亮曰。声闻从佛闻法。能说法度人。亦知常住佛性。无善方便。于四事中。非无碍耳
  复次声闻缘觉不能毕竟(至)是故二乘无四无碍
  案。僧亮曰。向别今总。不知众生根世谛疑。不知善说第一义空。故无四无碍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若具足四无有是处
  案。僧亮曰。声闻如四河。菩萨如阿耨达池。佛之如大海也。或有得一者。比凡夫言得四。不必一人具四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说言菩萨而有所得
  案。僧亮曰。住虚空无得之地。得八种知见。具四无碍。众生起着。佛将欲遣。故发问也。宝亮曰。上已六重释四辨。人情生着。今拂其封累。以十无以遣之也。僧宗曰。此下辩十无。广上第二譬。明菩萨心不存于有无也。智秀曰。此下讫六念。妄执情迷。易随缘转。既闻说无。复谓终无所得。次以此文。显有所得。汲引信情。文有六别。第一请释本有今无偈。第二明佛能为反常之说。第三正明有所得义。第四明见了了相。第五说偈叹佛及经教。第六请释世间出世间同异也
  佛言善男子善哉善哉(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亮曰。明四无碍。以假得为名。实则无得言虽有异。而义不违地目也。僧宗曰。第一存有得为四倒。无所得为无碍也。宝亮曰。凡有十双相对。此第一有倒无倒为对也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二明闇相对。宝亮曰。慧与无明相对也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三以因果相对。宝亮曰。以生死与涅槃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