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九卷(3)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四以因中行相对。宝亮曰。以菩萨乘与二乘相对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四以因中行相对。宝亮曰。以菩萨乘与二乘相对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五以教相对。宝亮曰。方等小乘对也
  复次善男子无所有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六定乱相对。宝亮曰。空三昧与生死轮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七以常无常理相对。宝亮曰。同此释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八以解惑相对。宝亮曰。以第一义与五见相对也
  复次善男子无所得者(至)是故菩萨名无所得
  案。僧宗曰。第九以因果人相对。宝亮曰。佛与大乘相对也
  善男子汝之所问亦无所得(至)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案。僧宗曰。第十遣问遣答相对。宝亮曰。同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离魔眷属为佛弟子
  案。僧亮曰。广明无得之义也。所以示者。空是万行之主故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世尊是义云何
  案。僧宗曰。此下第五段也。向十无遣执。其封心稍弭。今欲更引证也。宝亮曰。此下竟六念处。广上第一譬也。物情所执。本以相惑居心。故处处滞碍。则不能得无方致化。今明十地菩萨。金刚心满。烦恼永尽。故能无方隐显。百变自在。故言无所拘执也。迦叶今难意言。若佛果得无拘执。何故上说本有今无之偈。独为纯陀。不普为大众。得知如来未免拘执也
  佛言善男子我为化度(至)文殊师利即得解了
  案。僧亮曰。佛答意谓。尽说法也。此下先广明本有今无义。后别答问
  迦叶菩萨言世尊如文殊等(至)是无常者无有是处
  案。僧亮曰。明佛为计着众生说地名无得耳。无计著者。则说地名有得也。文殊解了者。上文殊将问差别无差别义。闻此偈即了也
  善男子如来普为诸众生故(至)虽见诸法说言不见
  案。僧亮曰。此下正答问也。如毗尼中说。随俗故问也。僧宗曰。此第六段也。自初说十一空。人情闻无。心无所寄。故述八种知见及四无碍之利。既闻有说。更复舍无封有。为遣此滞。还说十无。复洗执情。时众闻空有互说。莫知所厝。如来呵止其心。当寻求教下之意。如来所说。莫非利益反常之说。尚当时为益。岂况空有二说。而更生封执耶。说有为。善知世谛。说无为。明诸法斯空。是则有不乖无。无不背有。岂得乖有无之言。而增其执耶。虽知诸法。说言不知者。假就外道学也。见亦如此也。宝亮曰。此下别答。无拘执相。既言知。复言不知。此是反常之说。明如来住空平等地。能种种说法。自在随意。若尔。汝云何难言。佛有拘执耶。虽知诸法。说言不知者。虽知常住。而唱言无常也。虽见说不见者。佛明见真常。而说言不见也
  有相之法说言无相无相之法说言有相
  案。僧宗曰。有相之法说无相者。实自不灭。言断灭也。无相之法说有相者。佛实绝相。言菩萨王宫生也。宝亮曰。三十三天。实是生死。而说云。是常我乐净。是谓有相说无相也。无相说有相者。谓说涅槃。是苦无常也
  实有无常说言有常(至)我乐净等亦复如是
  案。僧亮曰。如阿罗汉未来有生死之相。而说无也。实无究竟之相。说言有也。僧宗曰。实有无常者。谓三十三天说之为常也。实有常者。说偏教滥佛地
  三乘之法说言一乘一乘之法随宜说三
  案。僧宗曰。三说一者。破异三之惑。说同归之教也。一说三者。昔日方便随宜之教也
  略相说广广相说略
  案。僧宗曰。如一因缘。广则十二。略则唯因果而已也
  四重之法说偷兰遮偷兰遮法说为四重
  案。僧宗曰。事现于律也。如僧戒为轻。而尼戒为专
  犯说非犯非犯说犯(至)如来明见众生根故
  案。僧宗曰。如僧独行非犯。尼则为犯等也
  善男子如来虽作如是等说(至)随宜方便则为说之
  案。僧亮曰。因虚妄说得法利者。语心则无虚妄。若虚妄而有益。必亦说之。重释上事耶
  善男子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是第一义谛
  案。僧亮曰。二谛之名。出自佛说。不由凡夫也。假有名为世谛。无有是第一义也。说假有。欲表非有。故于佛是第一义也。僧宗曰。二谛之名。出于佛口。不出凡夫。说于假有。欲表非有。而于如来。常是第一义也。宝亮曰。世谛虽复森罗。于颠倒者。常有也。于无惑者常空。未尝有也。若以佛而取。恒是一谛。然至佛之时。乃知众生是梦。于如来终日不有也。有无可有。无无可无。寂然无相。故于佛尽是第一义也。智秀曰。昔说涅槃。都无身智。言未了义。即是虚故。名为世谛。此之世谛。其实非无法。为佛所鉴。即为第一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