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五十四卷(9)

复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义现。莫先于此。故即以为名乌 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至)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案。僧亮曰。

  复次善男子佛性者(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道生曰。佛性义现。莫先于此。故即以为名乌
  善男子首楞严三昧者(至)首楞严定名为佛性
  案。僧亮曰。果性名随果有能为名不一也。依文而言。此五名并是无学也。宝亮曰。明首楞严。是三世诸佛之母。能生一切种智。明众生亦有。但不修集故。不能得成无上菩提。首楞严有五种名者。随义为五位。第一以坚固为名。二以智慧为目。三以能摧得称。四以仗物为况。五以觉察为旨。正是一金刚心。逐义异故。有多种名
  善男子我于一时(至)为众生故说名为我
  案。道生曰。我名本出常存不断。佛性不断。则是其义。故以名之。非实是也
  善男子如来有因缘故(至)而说无我得自在故
  案。道生曰。常故自在。是我义也。应感无端。此之自在。从彼而出。本非我故。复名无我也。僧亮曰。上说因非性说性。今明非我说我。乐净亦尔。佛性实非我者。因无自在非我。有因缘至非虚妄。前除断灭之惑。后去计常之倒。皆非虚也。为世界故者。为除世人麻米之我也。宝亮曰。第五证当有之义也。于时梵志。闻当有之义。悉发道心。岂得不修道耶。僧宗曰。我于一时。住尼连禅河下。第三文劝时众。应忘怀取法。佛语无方。不可闻此一边而执着也。如昔佛一时为梵志。说正因佛性为我。佛性实非我。正以善巧方便。应众生根。令物悟道。岂可闻说此正因性为我。而生执耶。若尔我所言。众生当得佛。故言有不得。便执言。众生有佛性。不须修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