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若言一切法(至)亦应如是精勤持戒 案。僧亮曰。谓汝法能生名大。若无因缘。不应说大也。宝亮曰。身先因缘。亦同此也 善男子汝言五大有定坚性(至)故不得说自性故坚 案。僧亮曰。此等有香。香属地故也。宝亮曰。重破初证也。彼以苏[萉-巴+(日/(句-口+匕))]为地。而有时同水。岂有自性耶 善男子白腊鈆锡铜铁金银(至)云何说言定名火性 案。僧亮曰。此有明色。色属火也。宝亮曰。火不定。以流时水性。动时风性。热时火性。坚时地性。亦非自性也 善男子水性名流若水冻时(至)从因缘见非无因缘 案。僧亮曰。是坚守性。故名为水。然流动性同。若动不失流守性。不名为为风耶。若动不名风以下。若湿多属水。冻时坚多应属地也。岂是从缘得名乎。宝亮曰。若冻时犹属水者。波本因风而动。应名波为风若不名波为风。亦不应冻为水也 善男子汝言非因五尘生贪(至)生贪解脱无有是处 案。僧亮曰。答第五难。非因者。正因也。贪有二因者。觉观是内因。六尘是外因。因内生外 善男子汝言具足诸根(至)无有自性皆从因缘 案。僧亮曰。答第六难。有好施而贫。悭贪而富。应与诸根同难。故先答后业果。正答根具大富。修时不兼。受报则别耳 善男子如汝所言世间小儿(至)是身因缘烦恼与业 案。僧亮曰。答第七难。若笑是自性。则应常笑。如火休热。则常热也。不答第八虚空菟角。皆置答也 梵志言世尊如其是身(至)除三界烦恼得阿罗汉果 案。僧亮曰。还请佛为说身因。闻即悟也 复有婆罗门名曰弘广(至)能发无上广大之心 案。僧亮曰。弘广晦迹。引诸无知。应弘此经。时将显迹。现所闻不远也。宝亮曰。更无所执。直作心念试佛。佛即知其所念。复过己心所见。于是即伏。故憍陈如先难己所为。佛即显其迹也 佛言止止憍陈如(至)汝今能发如是大心 案。僧亮曰。入则入涅槃。出则出生死也 尔时世尊知已即告憍陈如(至)阿难比丘今为所在 案。僧亮曰。经之流通有二人。自上弘广所持须跋以下。应付嘱阿难也。后文似尔。亦可理付弘广。而文付阿难。宝亮曰。此下去。正显流通之意也。问阿难所在。有三缘。一欲显阿难。有八不思议之德。二为流通经。三为名须跋故 憍陈如言世尊阿难比丘(至)不来至此大众之中 案。僧亮曰。魔欲使佛法。无所付嘱灭不流传故。恼乱阿难也。宝亮曰。所以是表阿难之德。虽不在坐。而能受持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至)问憍陈如阿难所在 案。僧亮曰。欲显阿难德故。所以发问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至)若佛听者谓往给侍 案。僧亮曰。明阿难有二事。一是亲属。人所敬信。二受持佛语。无有漏失也 文殊师利阿难事我(至)八者具足从闻生智 案。僧亮曰。叙阿难有三意。第一叙进止所为。有八不思议之德。必堪弘通。第二引证。明七佛弟子。有八德者。皆通使流通。第三正释文殊问 文殊师利毗婆尸佛侍者(至)阿难比丘为多闻藏 案。僧亮曰。第二引七佛为例也 善男子如汝所说此大众中(至)阿难所闻自能宣通 案。僧亮曰。第三正答问也 文殊师利阿难比丘(至)至心礼敬却住一面 案。宝亮曰。时将欲至。命文殊以咒解魔。召阿难还也 佛告阿难是娑罗林外(至)与须跋陀还至佛所 案。僧亮曰。习未尽者。乃伏欲界结。未伏习也 时须跋陀到已问讯(至)即得涅槃是义云何 案。僧亮曰。慢人不欲自受屈。故假称外。明得失在彼。不在于我也。宝亮曰。须跋所执。现在苦乐。尽是过去。不因现在。故受投岩赴火。令苦尽也 佛言善男子有沙门(至)是故我今责汝过去业 案。僧亮曰。恐传者之谬所定也 彼人若言瞿昙我实不知(至)唯过去业非现在耶 案。僧亮曰。下苦因缘得中上苦不者。问得展转用不耶。若言得者。是则不定。云何定言断过去业耶 复应问言是现在苦(至)过去已尽云何有苦 案。僧亮曰。若过去有苦。应与业俱尽。不应重受也。宝亮曰。若现在苦行。能断过去业者。此苦行业。复用何断耶 仁者如是苦行能令乐业(至)是事不然何以故仁者 案。僧亮曰。次问转无苦乐。四禅以上业。无漏无报。何因缘受是苦行者。既不能坏。又不能转。何故受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