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大般涅槃经义记 第八卷(14)

次广第二众生等有。亦内亦外。一切众生虽有十二或有未具总以标举。所具是内。未具是外。次别显之。先就欲界众生以论。歌罗罗死则无十二是未具也。

  次广第二众生等有。亦内亦外。一切众生虽有十二或有未具总以标举。所具是内。未具是外。次别显之。先就欲界众生以论。歌罗罗死则无十二是未具也。于彼胎内五分之中。初分名为歌罗罗时。此时死者有前四支不具后八名无十二。所有四支即名为内。所无名外。从生至死具十二者斯名为内。次就色界众生以论。色界众生无三受者但有乐舍而无苦受。无三触者但有乐舍相应之触无有苦受相应触也。无三爱者但有乐舍所生之爱名无三爱。无老病者一切诸天悉无老病。所有是内。所无是外。亦名具者现虽不有以当有故亦名有具。下就无色众生论之。无色乃至无老病者。无色众生无其色支不具五入。触受及爱与色界同。亦无老病亦名具者当有同故。上来别论。以定得下总释其义。欲界众生现虽不具后生当备。上界众生在上虽无生下必具。故说一切众生等有。喻相如是。下合显法。佛性亦尔合十二缘。一切生下合等有之
  上来第二明众生有
  自下第三明诸众生依教不同有见。初先立喻。雪山喻佛。草名忍辱喻涅槃经。牛喻菩萨。食出醍醐喻学是经得见佛性。异草喻于小乘经法。牛喻声闻。食无醍醐喻学小经不见佛性。虽无已下明虽不见不得言无。下合显法。佛性亦尔是总合也。余文别合。与前不次。先合雪山及忍辱草。次合异草。若能听下就前忍辱合牛食者即成醍醐。牛食异草则无醍醐略而不合。十二部中虽不闻者不可说无。合向末后虽无醍醐不可说言无忍辱草。问曰。向说忍辱草者喻涅槃经。今合不可说无忍辱。正应道言不涅槃。何得乃言不无佛性。性是经旨。故言不可说无佛性
  自下第六说一切法以为佛性。于中有四。一辩性体相。二叹经叹性令人习学。三重辩性相。四叹经叹性令人习学
  就初段中先开九门。后广辩释。释中乃有十二门别。后非苦乐非我无我非空不空。前开门中略不标列。当是本中漏脱故尔。下释可知
  第二段中若人思经如是之义则见性者举思见性叹经胜也。思前所说十二门义故能见性。佛性不思是佛境等。叹性深也
  第三段中曲有四句。一明佛性非阴界入。二明佛性非本无今有已有还无。三明佛性可从缘见。四明佛性非内非外。于中先别铁色为喻。铁喻众生。黑色喻性。火喻烦恼。赤喻佛性随缘成染。合之可知。下别草木种子为喻。略无合文
  第四段中大涅槃经具无量德叹经德广。佛性亦等叹性德备。上来一段答前四问明所证法
  自下第二答后四问明能证法。先答前二。师子初先重问起发。下佛答之但明菩萨具足几法。略不论佛。与下所说见性行同故此不辩。明菩萨中先举十数。此十并是因分所行。故虽见性而不明了。次列十名。前八自利。后二利他。前八犹是八大人觉。于中初言少欲知足是离着行。未得法中而起少欲。已得知足。余六是其摄善之行。寂静修止。精进修作。正念正定止行成就。系心在法名为正念。法来摄心不动名定。正慧作成。见法名慧。解脱即是不戏论也。是止作果。离缚称脱。下化他中赞叹解脱令其爱好。大涅槃化正授以法
  下广释之。于中五番。一一番中备含多法不可别名。就初番中先辩后结。辩中少欲知足二行一处论之。师子先问。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下佛为辩。初先正辩。菩萨修集大涅槃明修所为。前中有三。一偏对染法彰其二别。二有少欲不知足下偏就净法彰其二别。三少欲知足复有二下双对染净彰其二别。初中四翻。一不求不取名为少欲。得少不恨名为知足。二少有所欲名为法事于世资生一向不忧名为知足。三离三恶欲并离二十五有之爱。及于未来所欲事中不贪不求。是名少欲。先离三欲。初举。次列。下辩其相。自身欲为一切众首令一切众皆随从已名为恶欲。欲令世人谓已是圣名为大欲。欲得生天及在人中富贵自在名为欲欲。不为此害名为少欲。第二言离二十五爱名少欲者不爱二十五有受身。第三不求未来事者不求未来五欲之事是名少欲。于前所欲得而不着说为知足。此第三番。四不求他敬名为少欲。得物不聚说为知足
  次众净论。先开四门。下辩其相。道言少欲谓须陀者须陀洹人但求罗汉心不慕大故名少欲。道言知足谓辟支者。辟支佛人证无学果生知足想故名知足。出无佛世不知有大更可趣求故无所欲。少欲知足谓罗汉者。愚法之人得无学果生究竟想名为知足。不愚法者知有大乘终须修学。已离重苦求去心微故名少欲。不少不足谓菩萨者。于自所得不生足想名不知足。广愿求佛名不少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