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经疏部 >

说无垢称经赞 第七卷(6)

经。不增是菩提(至)皆不行故 赞曰。我法二种能缘缘时。皆是增益。真理不然。所缘不增。旧云不观离诸缘故。不可以遍计心之所观故。我法二种。可为名

  经。不增是菩提(至)皆不行故
  赞曰。我法二种能缘缘时。皆是增益。真理不然。所缘不增。旧云不观离诸缘故。不可以遍计心之所观故。我法二种。可为名言分别作为之所缘行。真理不然。故是菩提
  经。永断是菩提(至)皆舍离故
  赞曰。我法二种。见趣所缘。为取所著。真理不然。永断见趣。舍离见趣
  经。离系是菩提(至)永寂静故
  赞曰。我法二种。动乱之法。乃为一切分别所缘。体不寂静。真理不然。故离分别。动乱系缚。一切分别。亦永寂静。旧云障是菩提。即此离系。然意难得。举其所治。显离是菩提。然无寂静
  经。广大是菩提(至)不测量故
  赞曰。此一句总成离相。弘者大也。一切分别。大不测。离分别心所行境故。旧经无此
  经。不证是菩提(至)皆远离故
  赞曰。下有五句。明智菩提。分三。初一句。体无所执能证作用。次有二句。以智依如。后有二句。显智一味。此初文也。一切分别静论永息。故无所执能证之相。是智菩提
  经。安住是菩提(至)随如故
  赞曰。此二句。以智依如。法者功德。界者性也。功德法性。故若法界。智住法界。随其真如至穷极故。旧经云顺是菩提顺于如故
  经。不二是菩提(至)实际所立故
  赞曰。不但理无有二。智亦不二。离计所执差别法故。实际者真理。智缘真理生。故名建立。旧经无此建立之门
  经。平等是菩提(至)毕竟离故
  赞曰。下第二段有五句。别明断及正智体之与用菩提之义。有二。初二句。明断菩提体。后三句。明智菩提用。此初文也。初句明断性平等遍十二处。眼与色。耳与声。乃至意与法。皆平等遍如虚空故。后句明断无为。离四相故
  经。遍知是菩提(至)所不杂故
  赞曰。下三句。明智菩提用。遍知心行。能照之用。正智即是能了之门。除此更无能了用故。与内六处。体不相离。依六处起。能了诸法。即名为门。更无门也。旧名不会。文错难知。果智能会。非因六处可能会故
  经。无杂是菩提(至)永远离故
  赞曰。智体无漏。非烦恼杂。烦恼现行相续乃种习气。永远离故
  经。无处是菩提(至)不可见故
  赞曰。自下第三有九句。别明断及正智离有漏依他菩提之义。有二。初八句。明断菩提离有漏相。后之一句。明智菩提离有漏相。此中初句。理无方所。此第二句。理无住处。依他有方。可有形段故。亦有住处为可见故。旧经无住
  经。唯名是菩提永远离故
  赞曰。有为诸法名有作用。由名诠之。体用便增。可有名体。真理不然。唯名所显。声无作用。不能令真体用增长。唯有假名。无所诠相。旧云假名。意少别也。不同依他可取可舍。犹如波浪。有为有动。真理不可取舍。故名无浪。旧名如化是菩提。文别意同
  经。无乱是菩提(至)本性净故
  赞曰。真理常静。故无动乱。本性清净。故体善故
  经。明显是菩提(至)离攀缘故
  赞曰。真理无染杂。故体明显。性离攀缘。故无取着。旧经无明显
  经。无异是菩提(至)平等性故
  赞曰。此之一句。明智菩提离有漏相。性智平等。能随诸法。皆悉觉了。故名无异。一味了别。名无异故。旧云诸法等故。等了诸法也
  经。无喻是菩提(至)极难觉故
  赞曰。下有五句。合明智断二种菩提深妙之义。非喻所喻。绝比况故。体深微妙。自非正智。难可觉故
  经。遍行是菩提(至)不能染故
  赞曰。此中三句。旧经并无。断体用遍。真理可知。智用亦周。故遍行也。行者在也。理遍在故。行者起也。智用遍起故。或智亦遍在。性无碍故。如来报身无不在故。顶者极也。理智最上皆至极故。有为无为皆上首故。此二世法皆不染故
  经。如是菩提(至)非心能证
  赞曰。此第三结
  经。世尊(至)无生法忍
  赞曰。大文第二时众获益。上知足天多大菩萨。说不退转。令其获证。明诸天子皆出世间令得无生法忍。皆是无漏。相续无生。皆入八地
  经。时我默然(至)诣彼问疾
  赞曰。结答词由卑躬请退
  经。尔时世尊(至)问安其疾
  赞曰。下明光严。名如前释。初命。后辞。此命也
  经。光严童子(至)诣彼门疾
  赞曰。下词有三。此总陈道屈。彼迷因菩提。不识体用。由他具述。方始了知。不足对扬。故陈道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