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论集部 >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六卷(2)

如愚痴童子 洗炭欲令白 设尽此生中 求白不可得 亦如无智人 洗身欲令洁 屡加于澡沐 至死不能净 菩萨观于身 九窍疮疱门 八十千户虫 依身而所住 菩萨观于

  如愚痴童子  洗炭欲令白
  设尽此生中  求白不可得
  亦如无智人  洗身欲令洁
  屡加于澡沐  至死不能净
  菩萨观于身  九窍疮疱门
  八十千户虫  依身而所住
  菩萨观于身  如刻木众像
  筋骨假连持  应知无主宰
  菩萨观于身  或受他饮食
  应知同狐狼  来食自身肉
  论曰。由饮食资助成广大行。如是处处应当了知。受念处者。如宝髻经说。善男子。菩萨以受观受念处了知众生。依止大悲得如是乐。若一切众生无有解脱。应当修习以受观受念处。我当被大悲甲摄受调伏一切众生。悉以彼乐灭除众苦。我以大悲令贪行众生了知乐受离于贪染。我以大悲令嗔行众生了知苦受离诸过失。我以大悲令痴行众生了知不苦不乐受舍俱生痴。又彼乐受不坏苦受不减不苦不乐受离于对治则无无明。若无无明彼何名受。云何了知一切无常及无我等。然此乐受即无常性。苦受即逼迫性。不苦不乐受即寂静性。由此了知若乐若苦无常无我等。又无尽意经云。若受苦时当念一切恶道众生起大悲心。摄除于嗔离于颠倒分别受等。又法集经偈云
  说受为领纳  领纳复为谁
  受者离于受  差别不可得
  智者观于受  住如是念处
  彼相如菩提  光明遍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