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论集部 >

成实论 第七卷

成实论 第七卷 诃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心不相应行。谓得不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处命根生灭住异老死名众句众字众凡夫法等。得者。诸法成就为众生故有得
成实论 第七卷
  诃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不相应行品第九十四
  心不相应行。谓得不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处命根生灭住异老死名众句众字众凡夫法等。得者。诸法成就为众生故有得。众生成就现在世五阴名为得。又过去世中善不善业未受果报众生成就是法。如经中说是人成就善法亦成就不善法。问曰。有人言。过去善不善身口业成就。如出家人成就过去戒律仪。是事云何。答曰。是皆成就。所以者何。经中说。若人为罪福。即是已所有二事常追其身。犹影随形。又经中说。殃福不朽谓能得果。若不成就罪福业者。不应得果。则失诸业。问曰。过去律仪不应成就。所以者何。汝言过去法灭未来未有。现在不能常有善心。云何成就戒律仪耶。答曰。是人现在律仪成就非过去也。如以现染故染。如是以现在戒故名为持戒。不以过去。但以先受不舍故名成就过去。问曰。有论师言。众生成就未来世中善不善心。是事云何。答曰。不成就。所以者何。未作业已得故。是故未来不成就。是名为得。无别有心不相应法名为得。与此相违名为不得。亦无别有不得法也。无想定者。无此定法。所以者何。凡夫不能灭心心数法。后当说。是心心数法微细难觉故名无想。无想处亦如是。灭尽定者。心灭无行故名灭尽。无有别法犹如泥洹。命根者。以业因缘故五阴相续名命。是命以业为根故说命根。生者。五阴在现在世名生。舍现在世名灭。相续故住。是住变故名为住异。非别有法名生住灭。又佛法深义。谓众缘和合有诸法生。是故无法能生异法。又说。眼色等是眼识因缘。是中不说有生。是故无生无咎。又说生法等一时生。若法一时生即灭。是中生等何所为耶。应思是事。又十二因缘中。佛自说生义。诸众生处处生受诸阴名为生。是故现在世中初得诸阴名生。亦说。五阴退没名死。亦说。诸阴衰坏名老。无别有老死法。名众者从字生名。如言某人随字成义名句。诸字名字。有人言。名句字众是心不相应行。此事不然。是法名声性法入所摄。问曰。凡夫法是心不相应行。是事云何。答曰。凡夫法不异凡夫。若别有凡夫法。亦应受别有瓶法等。又数量一异合离好丑等法。皆应别有。外瓶书中说瓶异瓶法异。因瓶法知是瓶色异色法异。是事不然。所以者何。法名自体。若汝谓凡夫法异。则色自无体。应待色法故有。是事不然。是故汝不深思故说别有凡夫法。有诸论师习外典故造阿毗昙。说别有凡夫法等。亦有余论师说别有如法性真际因缘等诸无为法故。应深思此理。勿随文字。苦谛聚竟
  集谛聚业论中业相品第九十五
  论者言。已说苦谛竟。集谛今当说。集谛者。诸业及烦恼。是业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身业者。身所作名身业。是业三种夺命等不善。起迎礼拜等善。断草等无记。问曰。若身所作名身业者。瓶等物亦应是身业。身所作故。答曰。瓶等是身业果。非是身业。因果异故。问曰。不应有身业。所以者何。身所动作名为身业。有为法念念灭故不应有动。答曰。是事念念灭品中已答。所谓法于余处生时损益他。是名身业。问曰。若尔者。身即身业以余处生故。非身所作名为身业。答曰。身是作业之具。身于余处生时集罪福名为业。是故身非业也。问曰。集罪福是无作。身作云何。答曰。身余处生时有所造作。名为身作。问曰。是身作或善或不善。而身不然。是故非身所作。答曰。随心力故。身余处生时能集业。是故集名善不善。非直是身。口业亦尔。非直音声语言以心力随音声语言所集善恶是名口业。意业亦如是。若决定心我杀是众生。尔时集罪福亦如是。问曰。如从身口别有业。意与意业为即为异答曰。二种。或意即意业。或从意生业。若决定意杀众生是不善意。亦是意业。是业能集罪胜身口业若未决定心是意则与业异。问曰。已知作相从作生异集业。何者为相。答曰。是即名无作。问曰。但身口有无作。意无无作。答曰。不然。所以者何。是中无有因缘。但身口业有无作。而意无无作。又经中说二种业。若思若思已。思即是意业。思已三种。从思集业及身口业。是意业最重。后当说。从重业所集名无作。常相续生故。知意业亦有无作
  无作品第九十六
  问曰。何法名无作。答曰。因心生罪福。睡眠闷等。是时常生。是名无作。如经中说。若种树园林造井桥梁等。是人所为福昼夜常增长。问曰。有人言。作业现可见。若布施礼拜杀害等是应有。无作业不可见故无。应明此义。答曰。若无无作则无离杀等法。问曰。离名不作。不作则无法。如人不语时。无不语法生。如不见色时。亦无不见法。答曰。因离杀等得生天上。若无法云何为因。问曰。不以离故生天。以善心故。答曰。不然。经中说。精进人随寿得福多。故久受天乐。若但善心云何能有多福。是人不能常有善心故。又说。种树等福德昼夜常增长。又说。持戒坚固若无无作。云何当说福常增长及坚持戒。又非作即是杀生。作次第杀生法生。然后得杀罪。如教人杀。随杀时教者得杀罪。故知有无作。又意无戒律仪。所以者何。若人在不善无记心若无心。亦名持戒。故知尔时有无作不善律仪亦如是。问曰。已知有无作法非心。今为是色。为是心不相应行。答曰。是行阴所摄。所以者何。作起相名行。无作是作起相故。色是恼坏相非作起相。问曰。经中说六思众名行阴不说心不相应行。答曰。是事先以明。谓有心不相应罪福。问曰。若无作是色相有何咎。答曰。色声香味触五法非罪福性故。不以色性为无作。又佛说。色是恼坏相。是无作中恼坏相不可得故非色性。问曰。无作是身口业性。身口业即是色。答曰。是无作但名为身口业。实非身口所作。以因身口意业生故。说身口意业性。又或但从意生无作。是无作云何名色性。又无色中亦有无作。无色中云何当有色耶。问曰。何等作能生无作。答曰。从善不善作业。能生无作。非无记以力劣故。问曰。几时从作生无作。答曰。从第二心生。随善恶心强则能久住。若心弱则不久住。如受一日戒则住一日。如受尽形则尽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