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论集部 >

菩提资粮论 第二卷(2)

与禅度相应 是为求菩提 到禅那彼岸 善知禅那业 智者五神通 出生不退堕 诸色无有尽 通达其实性 亦以胜天眼 普见诸色相 虽以净天耳 远闻诸音声 智者通达

  与禅度相应  是为求菩提
  到禅那彼岸  善知禅那业
  智者五神通  出生不退堕
  诸色无有尽  通达其实性
  亦以胜天眼  普见诸色相
  虽以净天耳  远闻诸音声
  智者通达知  声非可言说
  所有众生心  观其各各相
  诸心犹如幻  了知其自性
  众生宿世住  如实能念知
  诸法无过去  亦知其自性
  往诣俱知土  见土具庄严
  土相如虚空  了知其实性
  众生诸烦恼  皆以乱心生
  是故胜智者  旷修诸禅定
  问所解释禅那波罗蜜者。略说已竟。今应次第说般若波罗蜜
  答般若波罗蜜者。如前解释。为初资粮中说我今更释其相。如先偈说
  施戒忍进定  此五种之余
  彼诸波罗蜜  智度之所摄
  此余有四波罗蜜谓巧方便波罗蜜。愿波罗蜜。力波罗蜜。智波罗蜜等。此四波罗蜜。皆是般若波罗蜜所摄。般若波罗蜜者。若佛世尊于菩提树下。以一念相应智。觉了诸法。是般若波罗蜜。又是无碍相。以无身故。无边相。等虚空故。无等等相。诸法无所得故。远离相。毕竟空故。不可降伏相。无可得故。无句相。无名身故。无聚合相。离来去故。无因相。离作者故。无生相。生无有故。无去至相。离流转故。无散坏相。离前后际故。无染相。不可取故。无戏论相。离诸戏论故。无动相。法界自体故。无起相。不分别故。无量相。离量故。无依止相。依止无有故。无污相。不出生故。不可测相。无边际故。自然相。知诸法自性故。又般若波罗蜜是闻慧相。及正思入。彼闻慧相。有八十种。谓乐欲等。正思入。有三十二种。谓安住奢摩他等。又般若波罗蜜。不与十六种宿住等无明俱。如是等般若波罗蜜相。随量已说。若具说者乃有无量。此般若波罗蜜所摄方便善巧波罗蜜中。有八种善巧。所谓众善巧。界善巧。入善巧。谛善巧。缘生善巧。三世善巧。诸乘善巧。诸法善巧。此中善巧波罗蜜无有边际。又复随于何等生趣。以何等行相。为菩提故。得自增长善根及调伏众生。于彼彼生趣彼彼行中。此一切处凡所应作种种方便。诸大人等所分别说。我今说彼经中微滴之分。若已作今作微少之善。能令多多能令无量。此为方便。不自为己唯为众生。此为方便。唯以陀那令诸波罗蜜满足。此为方便。如是以尸罗摄诸生处。以羼提。庄严身口心为于菩提。以毗梨耶安住精进。以禅那不退于禅。以般若舍离无为。以慈为作依护。以悲不弃流转。以喜能忍不喜乐事。以舍发起诸善。以天眼摄取佛眼。以天耳满足佛耳。以他心智知各各根。以宿住念知三世无碍。以自在通得如来自在通。以入众生心欲知诸行相。已度还入。无染而染舍担更担。无量示量最胜现劣。以方便故涅槃相应而堕在流转。虽行涅槃。不毕竟寂灭。现行四魔。而超过诸魔。达四谛智及观无生。而不入正位。虽行愦闹。而不行顺眠烦恼。虽行远离。而不依身心尽。虽行三界。而于界中不行世谛。虽行于空。而一切时恒求佛法。虽行无为。而不于无为作证。虽行六通。而不尽漏。虽现声闻独觉威仪。而不舍乐欲佛法。如是等巧方便波罗蜜中。所有教化众生方便。彼等方便是菩萨教化巧方便住处应知。此中有输卢迦
  畜生道中诸苦恼  地狱饿鬼生亦然
  于流转中相应受  众生种种诸过恶
  此等苦聚不能障  于众生处起哀愍
  诸佛便说彼菩萨  一切世间无碍悲
  论中若有善该综  众多别人所作业
  工巧等明及余事  皆以爱语授与之
  戒财闻修寂调等  以此功德摄化他
  摄已复令常相续  胜仙说为住善道
  或现女身化男子  令其调伏而受教
  或现男身化女人  令其调伏而受教
  若不厌于染境乐  愍其无道令入道
  随众生门种种化  极逼恼处亦不舍
  或有信解于无我  及知诸法离自性
  是人未离世间法  但作如此观察转
  于业及果生信顺  而有无边诸苦事
  当于受彼苦果时  不喜诸苦所逼切
  若于声闻出家者  便置安隐寂静处
  或复置于缘觉道  或置十种妙力乘
  令其当得正觉乘  或得寂静及天趣
  若应观察现见果  如其所作正安置
  如是从初至究竟  丈夫难事皆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