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论集部 >

释摩诃衍论 第一卷(6)

总摄大总地 八十因缘故 修行转胜法 次第如是故 论曰。马鸣菩萨十万嗢陀南大总地论中。总立八十因缘。以为论缘由。今此论中八种因缘。各摄彼论十种

  总摄大总地  八十因缘故
  修行转胜法  次第如是故
  论曰。马鸣菩萨十万嗢陀南大总地论中。总立八十因缘。以为论缘由。今此论中八种因缘。各摄彼论十种因缘。故不增减唯立八种。由是义故言如是等。等字总摄彼八十故。因缘次第行法法尔故。谓除阐提不信障得十信心。除着我障得十住心。除畏苦障得十行心。除舍离障得十向心。断异生性等十种障证欢喜等十种地故
  已说八因缘。次说四种根
  本曰。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所谓如来在世时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胜。圆音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若如来灭后。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心力。因于广论而得解者。自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论曰。此文中有二门。云何为二。一者所说无异难问门。二者举时分位决疑门。问曰。修多罗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者。则是难问门。谓光明大觉等一百契经中。开示一切无量法藏。随机根量摄取利益无所阙失。中士何用烦造此论。重传彼法更无加显力。今造此论重说彼法者。颇不求称赞等事耶。毕竟尊信不尽其理。是名为所说无异难问门。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不等受解缘别者。总举决疑门。所谓马鸣自通而言。三世诸佛一切教理。自然常住一味平等。无有移转无有起灭。是故虽题榜差别翰牍不同。而其教法唯是一味唯是平等。或不分或不别。然而众生根性差别利钝不等。心行差别广略不同。既所化之机异。能化之人不能自同。令受教法名字各别。令解文义因缘各别。谓或有众生依佛伽陀修梨毗罗而得解者。或有众生依菩萨遮陀尸修梨毗罗方得解者。故为是人当须造论。复次如来在世时所化清净。能化圆满八万四千种色四种心遍智十种作业十种殊胜。六十八梵圆八十八妙音。无有前后一时敷演。无量无边种种异类。或有众生见佛妙色而得解者。或有众生思惟佛心品而得解者。或有众生观察如来十业十胜而得解者。或有众生听闻佛梵圆妙音而得解者。如是平等明了通达则不须论。若佛灭后所化杂乱能化少阙。经论机异广略根别。根谓四种根。机谓三乘机。云何为四。一者广自力根。二者略自力根。三者广无力依他根。四者略无力依他根。如是四种根性中。初二是修多罗众。后二是优婆提耶众。何故因缘门中所化圆满。根性门中所化微少。为欲显示清净僧那阿世耶无有边际故。为欲显示受教实行众生之类有其分际故。以何因缘出兴两重广略教法。其相云何。颂曰
  本愿系属故  出兴此法门
  楞伽王契经  分明显说故
  论曰。系属因缘之力故。出兴两重甚深法门。所以者何。于契经中明显说故。所谓楞伽王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言。我念过去无量劫海。于五百世忍辱仙人。在山林中专心修行小欲知足四圣众种清净之法。于时有一大蛇从山顶下。来诣我所闻我所诵。则投其体礼拜忏悔。投体已讫以头攒地。区区作文而说偈言
  我过去世  忍辱仙人  住于此山
  六时行道  而一时嗔  因缘力故
  今得蛇身  常受大苦  若命终后
  得人同分  我当弟子  随汝修行
  汝所读诵  常我所诵  是故我今
  发大惭愧
  说是偈已即便命终。后得人身则我弟子。尔时互相发愿系属。谓作如是愿。我若证无上道。宣说九十落叉广说修多罗。利益意乐广大众生。宣说十落叉略说修多罗。利益意乐总持众生。即我弟子作如是愿。我当师灭后造作九十部广说优婆萨提耶。利益意乐广大众生。造作十部略说优婆萨提耶。利益意乐总持众生。以此因缘我今宣说诸契经海。以此因缘故。我灭度后我弟子现造作论教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立义分中法门名字。其数几有其相云何。颂曰
  有三十三种  十六所入法
  十六能入门  及不二别故
  论曰。立义分中法门名数。总有三十三种差别。云何为三十三差别。所谓十六所入本法。十六能入门。及不二摩诃衍各差别故。何故摩诃衍成十六种。根本摩诃衍中开八种故。一心法界三大义中各开二种故。何故能入门成十六种。一心法界及三大义各二种故。或各开二种门故。是名为本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