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论集部 >

释摩诃衍论 第三卷(7)

性净本觉智 三种世间法 皆悉不舍离 为一觉熏习 庄严法身果 故名因熏习 镜轮多梨花 空容受遍一 论曰。性净本觉三世间中皆悉不离。熏习彼三而为一觉。

  性净本觉智  三种世间法
  皆悉不舍离  为一觉熏习
  庄严法身果  故名因熏习
  镜轮多梨花  空容受遍一
  论曰。性净本觉三世间中皆悉不离。熏习彼三而为一觉。庄严一大法身之果。是故名为因熏习镜。云何名为三种世间。一者众生世间。二者器世间。三者智正觉世间。众生世间者。谓异生性界。器世间者。谓所依止土。智正觉世间者。谓佛菩萨。是名为三。此中镜者。谓轮多梨花镜。如取轮多梨花。安置一处周集诸物。由此花熏一切诸物皆悉明净。又明净物华中现前皆悉无余。一切诸物中彼华现前亦复无余因熏习镜亦复如是。熏一切法为清净觉令平等故。复次虚空义者。即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容受义。二者遍一义。容受义者。容受诸色无障碍故。遍一义者。种种诸色唯同一种大虚空故。如本二者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故。如是本觉从无始来远离四种过。自性清净常住一心。云何为四。一者远离不遍之过。三种世间不出本觉清净镜故。如本不出故。二者远离杂乱之过。一切诸法不入本觉清净镜故。如本不入故。三者远离过患之过本觉镜中现前诸法。无不本觉净功德故。如本不失故。四者远离无常之过。本觉镜中现前诸法。无不常住无为智故。如本不坏故。远离边过圆满中实。是故说言常住一心。自此已下显示因缘。何因缘故本觉智中种种诸法。如彼本觉离诸过耶。种种诸法皆悉无不真实体故。如本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故。自此已下作缘决疑。谓有众生作如是疑。三世间中众生世间无明染法具足圆满。流转迁动无休息时。如是世间现本觉者。不可得言本觉清净远离诸过。以此义故今通而言。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般若实智其体不动。自性清净具足无漏。常恒熏习众生世间令清净故。如本又一切染法所不能染智体不动具足无漏熏众生故故。云何名为法出离镜。及有二义其相云何。颂曰
  如实不空法  出离三过失
  圆满三种德  故名法出离
  镜消练颇梨  空出离色义
  论曰。无漏性德。出离三过圆满三德。名法出离。云何名为三种过失。一者无明染品。名烦恼碍。二者根本无明。名为智碍。三者俱合转相。名戏论识。是名为三。如是三过究竟离故。名为出离。如本三者法出离镜谓不空法出烦恼碍智碍离和合相故。云何名为三种功德。一者淳成就功德。二者净成就功德。三者明成就功德。是名为三。如本淳净明故故。出离何过圆满何德。谓出离烦恼碍圆满净成就功德。出离智碍圆满明成就功德。出离和合转相圆满淳成就功德。何以故相对法尔故。此中镜者谓颇梨珠。譬如颇梨珠沦深泥中。即便涌现出离彼泥。外腾一丈量。若置浊水中驱浑成尘累。唯止清水安住其中。若置福多伽林中。出现香气碍彼秽香。远去而住。法出离镜亦复尔故。此中喻诠者。喻自体净义。住思应观。等空义者。出离色义。谓如虚空远离大种一向清净。法出离镜亦复尔故。云何名为缘熏习镜。及有二义其相云何。颂曰
  于无量无边  诸众生缘中
  出无量无边  殊胜应化身
  熏习众生心  出生诸善根
  增长两轮花  庄严法身果
  故名缘熏习  镜碧中颇梨
  空随顺成义  如法应观察
  论曰。譬如取颇梨珠安置一处。周匝积集种种色珠。彼颇梨珠随向珠色现前转变。缘熏习镜亦复尔故。又譬如虚空有自在力故。于一切所作之事中随顺成立。缘熏习镜亦复如是。于一切众生修行之事中。随应建立故。如本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善根随念示现故故。如是四种本觉大义。遍一切众生界一切二乘界。一切菩萨界一切如来界中。无不住处无不照处。无不通处无不至处。具足圆满具足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