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曰。就此一颂中即有三种门。云何名为三种门耶。一者摄前所说总结门。二者展舒功德令广门。三者施于众生普利门。是名为三。就初门中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通总摄前所说门。二者显示能说字相门。如其次第应审观察。诸佛甚深广大义者。即是通总摄前所说门。所谓通摄三十三种本数法故。此义云何。言诸佛者。则是不二摩诃衍法。所以者何。此不二法形于彼佛其德胜故。大本花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其圆圆海得诸佛胜。故其一切佛不能成就圆圆海劣故。若尔何故分流花严契经中作如是说。卢舍那佛三种世间为其身心。三种世间摄法无余。彼佛身心亦复无有所不摄焉。卢舍那佛虽摄三世间。而摄不摄故。是故无过。言甚深者。即是两重八种摩诃衍之本法。以何义故名为甚深。如是两重摩诃衍法。能入门望极甚深故。以此义故立甚深称。应审思择。言广大义者。即是两重能入门法。以何义故名广大义。如是两重能入门法。皆悉各各能广自法。能大自法。能为自法。作名义故。以此义故建立广大义名字焉。已说通总摄前所说门。次说显示能说字相门。言我今随分总持说者。即是显示能说字相门。谓以总字通持一切种种说故。立义分中摩诃衍者总。即是此焉欤。何故一字通持诸说。为欲显示摩诃衍论如意论故。已说摄前所说总结门。次说展舒功德令广门。言回此功德如法性者。即是展舒功德令广门。谓自所作之功德回向三处故。云何为三。一者真如。二者一心法。三者本觉佛性。是名为三。以何义故回向三处。谓为欲自所作功德令平等故回向真如。或为欲自所作功德令广大故回向一心。或为欲自所作功德令明了故回向本觉应如是知应如是观。如是回向有何利益。谓众多故。此义云何。譬如用一微尘置大地中。所置微尘与彼大地等无差别。回向法门亦如是故。又譬如用一注水置大海中。所置水注与彼大海等无差别。回向法门亦如是故。又譬如破一小有。即便与大虚空等无差别。回向法门亦如是故。已说展舒功德令广门。次说施于众生普利门。言普利一切众生界者。则是施于众生普利门。谓举广大圆满功德。周遍利益众生界故 欢喜大士至心劝 无量佛子众海中 我已超毛头三角 过于生死之四根 第一无数粗满讫 第二僧祇始入无 如宜汝等诸佛子 以于左右之两手 捧于本释之明镜 临七识散虑之面 见六尘境界之垢 洗法执人我之咎 汝等佛子若如是 法身应化之三身 如舒伊字圆现前 常乐我净之四德 如入达池具出生 我从四王自在处 下入大海龙宫殿 随分窥诸契经海 总有一百洛叉数 如是诸经真实法 无量无边差别义 摩诃衍论立义中 该摄安立具足说 有善男子善女人 若自手捧斯论卷 名捧百洛叉经者 若自口经诵本分 名诵百洛叉经者 此人所得之功德 十方世界微尘数 诸佛及大菩萨众 各出微尘数舌相 如是微尘数劫中 不息称说不能尽 何况观察其义理 思惟文下之所诠 有善男子善女人 生不信心谤斯论 此人所得之罪业 十方世界微尘数 诸佛及大菩萨众 各出微尘数舌相 如是微尘数劫中 不息说过不能尽 是人往罪灭无所 一切诸佛不能救 是故行者归本原 当依斯论应修行 实不可生不信心 诽谤甚深大乘教 当愿此劝远流布 遍于重重不说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