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密教部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十卷(2)

于中何者是五怨。妇女怨。舍宅怨。欲贪性怨。诸王等各各相伐怨。诸沙门辈各相斗怨。此为五怨。此五种怨中沙门怨最为可恶。何以故。云何已舍五欲功

  于中何者是五怨。妇女怨。舍宅怨。欲贪性怨。诸王等各各相伐怨。诸沙门辈各相斗怨。此为五怨。此五种怨中沙门怨最为可恶。何以故。云何已舍五欲功德舍家出家。而爱着他家而生怨嫉。此无义利此可弃舍。是为五怨。何者是五共分。色受想行识。是为五共分。何者为五顺摄。谓正见心解脱当得果。慧解脱当得果。心解脱当得果。功能慧解脱当得果。功能言正见者。以持戒摄受多闻故。当有摄受正念故。当有摄受奢摩他故。当有摄受毗婆舍那故。当有摄受此等。为五顺摄。何者是五尊重。于佛尊重。于法尊重。于僧尊重。于戒尊重。于三昧尊重。是为五种尊重。何者是五重担。谓五阴聚。何等为五阴聚。谓色受想行识。复有五重担。先所许可。是为彼大负重担。随他持是为彼负重担。烦恼重担。数数死为重担。负重物为重担。是为第五。是为五种重担。复别有五负重。过多食为重。过饥为重。怀娠妇人为重。失利重。多贪欲重。是为五种负重。何者是五诤事求决断也。若有比丘作两舌语以破坏事。假被于他无语妄传彼诤事生。是名第一诤事求决断也。有比丘或不随顺教。是名第二于诤生求决断也。复次一人多作贼盗。于彼他物不与自取。于彼求故而生诤事求决断也。复有一人从家舍家既出家已求活命具。为财利故随顺他人。为他事业不满所愿。以彼因缘故于诤事生求决断也。复有一人常作妄语。然彼作是言。我与此物彼后不与彼。诤事生求决断也。是为第五诤事生求决断也
  何者是五涅槃身相续系。缚最胜义中身可厌恶。最胜义中此身被他所食。最胜义中此身非为我所。最胜义中此身无量种虫之所居住。最胜义中此身能作欺诳。是为五涅槃相续系缚身
  复有五灭身相续缚。谓丈夫见妇人产时而于彼中生厌离想。是第一灭身相续缚。复次有一丈夫见妇人被身分患生厌离想。是为第二灭身而住相续缚。复次有一丈夫于女人边见臭秽已臭于丈夫。即生厌离想。是为第三灭身相续缚。复次有一人若于妇人边若丈夫边。或掖下或大小便中闻臭气已。即彼中生厌离想。是为第四灭身相续缚。复次有智丈夫于妇人边生不归依想。是为第五灭身相续缚。此五法处常有心生。即于一切处当作思惟念。是灭身相续缚。于是法作思念时。此五种灭身法乃至意相依缚事。当有利益相续缚法。何者是五取着想。取著者贪欲想嗔恚想。欺诳想不去离想。邪见取诸物想。是为五着想。若有此欲想者。以何事故而取着也。以不实生故。以颠倒想故。诸欲不顺而生顺想。诸欲可弃生美味想。诸欲苦报生乐报想。如是次第颠倒取故而生妄语。以不实取故以凡夫取。取非圣处故当生是想。是想生已作无间业。彼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堕地狱已受极苦恼。既受苦恼无有喜乐。无喜乐故更增苦恼。是故名为取执着也。言嗔恚想者。彼住妄语。彼住颠倒。住不实中。自住无利益处。令他住无利益处。亦住无利处已而生嗔恚。以无慈心故生诸患缚。不自利益亦不利益于他。彼最恶患具足。如是如是。复当作无间业身坏命终生地狱中。堕彼中已受极苦恼不喜不乐。无喜乐故。此是第二嗔恚之想不喜乐处。有欺诳想者。彼因贪欲想故生贪。而生无明为首。年在盛壮而生欢乐。生乐想而恣情欲盗取他物。取他物已为他所执当断其命。以嗔恚故。如是于最后心。而取命终当堕地狱。堕地狱已受极苦恼不喜不乐。不喜乐故一向无喜。是第三欺诳他想。无喜乐处。于中所有不出家想者。彼因欲生。彼因欲出。因多欲想。多欲想故为欲所缚。为欲所覆。亲近不净信乐不净。喜乐妄语。如狗咬枯骨。卧不净处常住欲中是名不出家想。彼在家已受诸欲时。以欲因缘多贪欲故。为诸欲故。当作如是种种恶业身坏命终生恶趣中或地狱中。是于彼中受极苦恼。受苦恼故不喜不乐。无喜乐故一向不乐不喜。是为第四不出家想不喜乐处。于中所有从分别起邪见想者。此想大恶非为不恶。若非不恶是最极恶。若极恶者彼取边见。若取边见彼即边见。若有边见彼即破戒。若破戒者彼坏善根。于不善根而顺眠也。若顺眠者彼即为取。若为取者彼即造取。若造取者彼即恐怖。若恐怖者堕地狱中。堕地狱已受极苦恼。既受极苦不喜不乐。无喜乐故则着邪见。是则为分别起也。邪见想是为五不喜想。于中此等诸想中能生不喜乐者。唯有一想。何者一想能生。所谓于诸法中不生敬重。以不敬重故当不修学。以不学故于般若中而不增长。彼无智已当成愚痴凡夫。此是凡夫。所谓五种不喜想。此五想行名为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