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百喻经云。昔有大富长者。左右之人欲取其意皆尽恭敬。长者唾时。左右侍人以脚蹋却。有一愚者不及得蹋。而作是言。若唾地者诸人蹋却。欲唾之时我当先蹋。于是长者正欲欬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蹋长者口。破唇折齿。长者语言。汝何以故蹋我唇口。愚人具答所由。故唾欲出举脚先蹋望得汝意。凡物须时时未及到。强设功力反得苦恼。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 颂曰 惰学迷三教 问者不知一 合萼不结核 敷华何得实 徒生高慢心 陵他非好毕 坠落幽闇道 关闭牢深密 一入百千年 万亿苦切逼 对苦悔无知 方由隋慢得 至人善取譬 愚智须明律 英雄慢法时 焉知悔今日 感应缘(略引八验) 晋抵世常。至晋太康中有富人居。时禁晋人作治门。常奉法不惧宪网。潜于宅中立精舍供养沙门。于法兰亦在其中。比丘来者不惮。后有僧来。姿形顽陋衣弊足泥。常逆作礼。命奴洗足。僧曰。常自洗之何用奴也。常曰。死病。以奴自代。僧不许。常私骂而去。僧现八尺形。容仪光伟飞行而去。常抚膺自扑泥中。家内僧尼行路五六十人。望见空中数十丈分明。奇香芬气一月留宅 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现肉学而不行。命之曰撮囊 列女传曰。河南乐羊子。常行得遗金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惭弃金于野。远寻师而学 文子曰。上学以神听之。中学以心听之。下学以耳听之 孙卿子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闻先王之道言不知学问之大。君子之学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支形乎动静。小人学出乎口入乎耳之间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 盐铁论曰。内无其质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良友。若画脂镂冰。费日损功。故良师不能饰成施。泽香不能加嫫母 说苑曰。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对曰。暮何不秉烛乎。臣闻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平公曰。善哉。 论衡曰。手中无钱而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