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大宋僧史略 卷上(2)

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敕撰 夫僧本无史。觉乎弘明二集。可非记言耶。高名僧传。可非记事耶。言事既全。俱为载笔。原彼东汉。至于我朝。仅一千年

  
  右街僧录通慧大师赞宁奉 敕撰
  夫僧本无史。觉乎弘明二集。可非记言耶。高名僧传。可非记事耶。言事既全。俱为载笔。原彼东汉。至于我朝。仅一千年。教法污隆。缁徒出没。富哉事迹。繁矣言诠。蕴结藏中。从何攸济(赞宁)以太平兴国初。叠奉诏旨。高僧传外别修僧史。及进育王塔。乘驲到阙。敕居东寺。披览多暇。遂树立门题。搜求事类。始乎佛生教法流衍。至于三宝住持诸务事始。一皆隐括。约成三卷。号僧史略焉。盖取裴子野宋略为目。所恨删采不周。表明多昧。不可鸿硕寓目。预惧缺然者尔

  (咸平二年重更修洛) 一佛降生年代 二僧入震旦 三经像东传 四创造伽蓝(浴佛行像附) 五译经 六译律 七译论 八东夏出家 九服章法式 十立坛得戒 十一尼得戒由 十二受斋忏法 十三礼仪沿革 十四注经 十五僧讲 十六尼讲 十七造疏科经 十八解律 十九解论 二十都讲 二十一传禅观法(别立禅居附) 二十二此土僧游西域 二十三传密藏(外学附)
  所立仅六十门。止删取集传。并录所闻。以明佛法东传以来百事之始也
  佛降生年代
  按佛生日。多说不同。一则应现非常。遇缘即化。故有见闻不同也。一则西域来僧。生处有都城村落。传事有部类宗计。故各说不同也。一则西域朴略。罕能纪录庶事。宽慢不尚繁细。故流传不同也。今且据东土传记及经律所明。而有多说
  案上统传汉法本内传。合阿含经中。皆曰周昭王二十三年七月十五日。现白象瑞。降摩耶夫人胎。明年四月八日。于岚毗园波罗下。右胁而诞也
  周书异记曰。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溢。井皆腾涌。宫殿震动。其夜五色光气贯于太微。遍于西方。作青虹色。时王问太史苏由。由对曰。有大圣出于西方。故现此瑞。王曰。于国无损乎。对曰。一千年后。声教当被于此
  又案五运图云。东周平王四十八年戊午岁佛生。此说则无凭也。又依道安罗什纪及石柱铭云。周十八主桓王五年乙丑岁佛生。此亦非也
  又费长房开皇三宝录中。定佛是周庄王他十年甲午四月八日生。以常星不见为征也。又法显曾游西域云。佛是商王代中生。显因见师子国三月出佛齿。供养王前。宣曰。佛灭已一千四百九十七载也。显以晋义凞中逆推。知佛是商时生矣。又庐山度律师众圣点记云。周贞定王二年甲戌佛生。法宝大师全不取此 又感通传中。是夏桀之时见佛垂迹也
  次上诸说帝代不同。一夏末。二商末。三周昭王时。四平王时。五桓王时。六庄王时。七贞定王时。皆据此方传记所说。若案经律者。浴佛经云。一切佛皆四月八日生也。瑞应经亦云四月八日生。而萨婆多论中即云二月八日生。是则内教二说不同也。今谓佛若是夏时生。即今建巳四月八日也。若商时生。即今建辰月八日也。若周时生。即今建卯月八日也。又据南山宜律师问天人曰。此土传佛生时。或云商代。或周昭王。鲁庄公世。如何指的。答曰。皆有所以。弟子是夏桀时生。天具见佛之垂化。然佛有三身。法报二身非人天所见。唯化身佛普被三千故。有百亿释迦。随机所感。前后不定。不足疑也
  今东京以腊月八日浴佛言佛生日者。案祇洹图经。寺中有坡黎师子。形如拳许大。口出妙音。菩萨闻之。皆超地位。每至腊月八日。舍卫城中士女竞持香花。来听法音。详彼。不言佛生日。疑天竺以腊八为节日耳。又疑是用多论二月八日。腊月乃周之二月也。东西辽夐故。多差异焉
  又江表以今四月八日为佛生日者。依瑞应经也。如用周正。则合是今二月八日。今用建巳月。乃周之六月也。详此。滥用建巳月者。有二意焉。一闻声便用不摭实求时。一翻经者多用夏正。故斯谬耳。若如南山云。并众生见闻不同。故时节不等。不宜确执。然则两方相接。三藏所传。以周昭时生。理为长也
  重之曰。前言月八日者。为东夏耶。为西域耶。若寻条见本。从水求源。则事无不周。理有攸贯。且天竺岁首诸说不同。高僧传中。慧严与何承天争中边言。西域以建辰为岁首。传又云。十二月三十日号大神变月。即此土正月十五日。此指夏正也。而用十六日生魄。为月初一日焉。今未详。建辰月为取今三月月生日为岁首。为是月半分之准。西土无正二三月名。但取星直月。为月名耳。如毗舍佉月迦提月是也
  又葱岭北诸国。或以建未月为正首。或春际为夏安居。是知随方宗计各别。况佛在西域说经。罗汉居竺乾造论。必不指东震之月。所言四月八日者。西域四月八日也。以事符合周书异记昭王四月八日祥瑞。疑翻译时随声笔受。妄认夏正也。唯为有七月十五日。腊法经是用此方为文。令人惑之。故两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