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义章 第十一卷 远法师撰 净法聚因法中。此卷有十九门(一□等四心义 二人四依义 三法四依义 四圣种义 五四亲近行义 六转业四行义 七四修定义 八四不坏净义 九四坚义 十四种道义 十一四种善法义 十二四种味义 十三四德处义 十四四种求知义 十五四陀罗尼义 十六四无量义 十七四无碍义 十八菩萨四无畏义 十九四摄义) 一□等四心。于中曲有六门分别(一释其名 二定体性 三辨其相 四开合广略 五长短分别 六就界分别) 第一释名。□顶及忍并世第一法是其名也。所言□者。就喻为名。无漏如火。此诸善根学为理观。得彼火相名之为□。所言顶者。亦就喻名。如世山峰谓之为顶。此善为是在于□上故名为顶。问曰。□等四品善根一次第法顶非最极。何故名顶。释言。善根有动有不动。前二是动。以可退故。后二不动。不可退故。顶者是其动中之极。如世山峰分流之处。故名为顶。问曰。何不不动之极说名为顶。彼所受其第一名故。问曰。大小德位相并。如龙树说。菩萨初地名之为顶。解行终心名为顶堕。将彼类小应苦忍去方名为顶。今何故说世间善根以为顶乎。释言。顶义上下无局。一切所行随分过前皆得名顶。以无局故。大小相类大乘世间亦有顶义。小乘出世亦有顶义。以俱有故。彼龙树论且就出世不退之位说名为顶。小乘就彼世间善中退穷名顶。所言忍者。当相为名。慧心安法。故名为忍。通论四种俱皆是忍。但此是其不动之始安住义显。故偏名忍。世第一者。显胜之目于世间中此善最上故云第一。然此四种毗婆沙中名别有四。一名达分。二名观谛。三名修治。四名善根。如彼论释。言达分者。出世圣慧观彻谛理。名之为达。此四善根是彼性分。故名达分。言观谛者。念处以前未观谛理。此□等上以无常等十六行法观察四谛。故名观谛。言修治者。为求圣道及圣道果修冶身器。如世农夫为求子实修治净田。故曰修治。言善根者。圣道是善。涅槃善果。□等四种是彼初基。故名善根。又此四种调顺名善。能生圣道。故名根。名义如是。第二门中辨其体性。于中有二。一心法分别。依如毗昙此四善根由慧名体。于所观察四圣谛慧。若论眷属则五阴性。此慧相应受数为受。想数为想。心王为识。余数为行。定共之戒以为色阴。若依成实此四亦是智慧自性。前后眷属唯行阴摄。若说远缘亦五阴性。二就有漏无漏分别。依如毗昙一向有漏。但能伏结不永断故。又是圣慧方便道故。成实法中此四善根现见空理。性是无漏。以杂相故。亦名有漏。体性如是。第三辨相。于中有四。一约境不同。二观心有别。三生解不等。四治障有异。言约境者。如毗婆沙说。观察五阴苦无常等。名之为□。观三宝功德名之为顶。观四真谛名之为忍。唯观身苦名世第一法。理实此四同观四谛。为分四别且为言耳(此一门竟)言观别者。此之四种同观四谛观心差降。故有四别。是义云何。依如毗昙苦集灭道界行分别有三十二。界谓三界。行者所谓苦无常等十六圣行。欲界地中有十六行。上界亦然。上下通说有三十二。于一一行正能观察。说之为□。观之未明名□方便。观心分明名□成就。□法如是。于一一行心观来去以渐略之至一心观。名之为顶。一心观前名为方便。一心观后名为成就。此顶心中虽后渐略望于四谛及十六行犹名具观。不名为略。然此成处各一心观与后忍中初观相似。如增上忍似第一法。问曰。善根渐多应好。何故须略。释言。始观多心重缘犹不明了。观心后纯少缘即见。是以减之。顶法如是。次辨忍法。于彼上下三十二行各一心观。乃至于彼欲界苦下一行观来说之为忍。就此忍中具有三十二番观行。初第一番。于一一行各一心观先观欲界苦下四行。次观上苦。后观欲界集下四行。次上界集乃至观道。类亦同然。各四行观。次第二番。上界道下略去一行观察余者。次第三番。上界道下略去二行观察余者。如是渐去乃至最后唯观欲界苦下一行。或苦无常或空无我。从初乃至唯观欲界苦下二行名忍方便。唯观一行名忍成就。向前顶中直略观心。今此忍中心境俱略。问曰。谛法多观应好。何故须略毗婆沙云。譬如富人欲适他土财物广多不能持去。故以财易钱犹嫌钱多转以易金。犹患金多以金转买多价宝珠持去地土。行者如是。欲从世间入出世道。先舍有漏多相续心起于上忍。唯缘一行易入圣道。是以略之。忍法如是。次辨第一。增上忍后重起一心缘欲界苦。唯缘一行名世第一法。以一心故更无方便成就之别。毗昙如是。成实论中直云。行者以无常行观察五阴生泥洹智。下名为□。中名为顶。上名为忍。上上名为世第一法。不明四种观相差别。今且义释。初□法中先以无常观察现在果报五阴智无定性。以此比知过未亦然。次观现集亦但生灭无有自性。过未同尔。次观现灭托待而立无有定性。过未亦然。后观现道无常生灭无有自性。过未齐尔。第二顶中先观苦谛因缘虚假无有自性。以此比知过未同然。集灭道观类亦同尔。向前观始以苦无常生灭法数分坏法体。今观转胜以其因缘虚假之理明法无性。第三忍中初先总观三世诸法虚假无性。集灭道观类亦同尔。向前观始三世别观。今观转胜三世总观。世第一中总观三世四谛虚假。以此总观与无相中总见法空方便故。观别如是(此二门竟)生解别者。如毗昙婆沙说。□初缘谛能生下明。顶生中明。忍生上明。以此身中缘谛明故生世第一法(此三门竟)。次明治障。如毗婆沙说。□初缘谛能止上愚。顶止中愚忍止下愚。以止身中如是愚故生世第一法。显相如是(此四门竟)第四明其开合广略。此四善根总之唯一达分善根。或分为二。如毗婆娑说。一动善根。二者不动。前二是动。以可退故。又复杂起欲界善故。后二不动。不可退故。又不杂起欲界善故。或分为三。如毗婆娑说。谓下中上。□名为下。顶名为中。忍及第一说以为上分。或分为四。□名为下。顶名为中。忍名为上。世第一法名为上上。或分九种。如毗婆娑说。□法有三。所谓下下·下中·下上。顶法有三。所谓中下·中中·中上。忍法有二。谓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种。所谓上上。又彼论中更有一说。□法有二。所谓下下及与下中。顶法有三。所谓下上·中下·中中。忍法有三。所谓中上·上下·上中。世第一法有其一种。所谓上上。或分为十。前三各有上中下别。世第一中其唯一品通前十也。□中三者。修彼四谛三十二行始观未见。名之为下。昧见为中。明见为上。顶中三者。于彼诸行多心观中初略一观。名之为下。略二已后及至于彼三十二行各三心观说之为中。各二心观说以为上。忍中三者。初于三十二行之中各一心观。名之为下。故毗婆娑云。观欲界苦行至上界道行三十二心是名下忍。于三十二行之中略一已后。乃至于彼欲界苦下。唯观二行是名中忍。此中忍中极多有其三十一心。极少二心欲界苦下唯缘一行。是名上忍。故毗婆娑云。复以一心观欲界苦名上忍也。世第一中唯有一心。更无多品。或分十八。如瞿沙说。前二善根名之为动。就此动中品别有九。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有三品。顶中有六。后二善根名为不动。此不动中亦有九品。始从下下乃至上上。此九品中忍有八品。世第一法唯一上上。前后合说。故有十八。随义细分乃有无量。开合如是。第五门中长短分别。如毗婆娑说。□顶善根一向相续。忍法之中或是相续。或是一念。中下二忍多念相续。上品之忍局唯一念。世第一法局唯一念。若依成实。□等四种并皆相续。一念之心不能具观四真谛故。长短如是。第六门中就界分别。界谓三界。论者不同所说各异。若依尊者达摩多罗。□等善根唯色界摄。以色界中有遍缘智能观上下四圣谛故。色界善中有动不动。动中下者说名为□。上名为顶。不动中下说名为忍。上名第一。以何义故非欲界摄。故彼宗欲界一向无定。不得依之修习起故。以何义故非无色摄。无色界中无遍缘智。不能观下四圣谛故。彼心微弱。是故不遍。尊者瞿沙说。此□等是其欲界及色界摄。非无色界。彼说。欲界亦有六禅定。可依修起。故欲界摄。色界可知。欲界摄者名之为动。动中下者说名为□。上名为顶。色界摄者名为不动。不动中下说名为忍。上名第一。以何义故非无色摄。此如前释。僧祇部说。是三界摄。彼说。欲界有其禅定。依之修起故欲界摄。色界可知。无色上能具观四谛。故无色摄。如是说者依无色定上入见道。成实论家同此后说。□等四心略之云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