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一念 断诸想 立定信 勿狐疑 精进行 勿懈怠 勿起想 有与无 勿念进 勿念退 勿念前 勿念后 勿念左 勿念右 勿念无 勿念有 勿念远 勿念近 勿念痛 勿念痒 勿念饥 勿念渴 勿念寒 勿念热 勿念苦 勿念乐 勿念生 勿念老 勿念病 勿念死 勿念命 勿念寿 勿念贫 勿念富 勿念贵 勿念贱 勿念色 勿念欲 勿念小 勿念大 勿念长 勿念短 勿念好 勿念丑 勿念恶 勿念善 勿念嗔 勿念喜 勿念坐 勿念起 勿念行 勿念止 勿念经 勿念法 勿念是 勿念非 勿念舍 勿念取 勿念想 勿念识 勿念断 勿念着 勿念空 勿念实 勿念轻 勿念重 勿念难 勿念易 勿念深 勿念浅 勿念广 勿念狭 勿念父 勿念母 勿念妻 勿念子 勿念亲 勿念疎 勿念憎 勿念爱 勿念得 勿念失 勿念成 勿念败 勿念清 勿念浊 断诸念 一期念 意勿乱 常精进 勿岁计 勿日倦 立一念 勿中忽 除睡眠 精其意 常独处 勿聚会 避恶人 近善友 亲明师 视如佛 执其志 常柔弱 观平等 于一切 避乡里 远亲族 弃爱欲 履清净 行无为 断诸欲 舍乱意 习定行 学文慧 必如禅 除三秽 去六入 绝淫色 离众爱 勿贪财 多畜积 食知足 勿贪味 众生命 慎勿食 衣如法 勿绮饰 勿调戏 勿憍慢 勿自大 勿贡高 若说经 当如法 了身本 由如幻 勿受阴 勿入界 阴如贼 四如蛇 为无常 为恍忽 无常主 了本无 因缘会 因缘散 悉了是 知本无 加慈哀 于一切 施贫穷 济不还 是为定 菩萨行 至要慧 超众行 佛告跋陀和。持是行法。便得三昧。现在诸佛悉在前立。其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如法修行。持戒完具。独一处止。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彼。随所闻当念。去此十万亿佛刹。其国名须摩提。一心念之。一日一夜若七日七夜。过七日已后见之。譬如人梦中所见。不知昼夜亦不知内外。不由在冥中有所蔽碍故不见。跋陀和。四众常作是念时。诸佛境界中诸大山须弥山。其有幽冥之处悉为开避无所蔽碍。是四众不持天眼彻视。不持天耳彻听。不持神足到其佛刹。不于此间终生彼间。便于此坐见之。佛言。四众于此间国土念阿弥陀佛。专念故得见之。即问持何法得生此国。阿弥陀佛报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莫有休息。即得来生。佛言。专念故得往生。常念佛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巨亿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菩萨僧中说法。莫坏色。何以故。不坏色故。由念佛色身故。得是三昧。已上明念佛三昧法 欲入三昧道场时。一依佛教方法。先须料理道场。安置尊像。香汤扫洒。若无佛堂。有净房亦得。扫洒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行者等从月一日至八日。或从八日至十五日。或从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从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别四时佳。行者等自量家业轻重。于此时中入净行道。若一日乃至七日。尽须净衣。鞋靺亦须新净。七日之中皆须一食长斋。软饼粗饭随时酱菜俭素节量。于道场中昼夜束心相续。专心念阿弥陀佛。心与声相续。唯坐唯立。七日之间不得睡眠。亦不须依时礼佛诵经。数珠亦不须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佛言。想念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心眼前。正念佛时。若立即立念一万二万。若坐即坐念一万二万。于道场内不得交头窃语。昼夜或三时六时。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天曹地府一切业道。发露忏悔一生已来身口意业所造众罪。事依实忏悔。竟还依法念佛。所见境界不得辄说。善者自知。恶者忏悔。酒肉五辛誓发愿。手不捉口不吃。若违此语。即愿身口俱着恶疮。或愿诵阿弥陀经满十万遍。日别念佛一万遍。诵经日别十五遍。或诵二十遍三十遍。任力多少。誓生净土。愿佛摄受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终时。一依上念佛三昧法。正当身心。回面向西。心亦专注。观想阿弥陀佛。心口相应声声莫绝。决定作往生想华台圣众来迎接想。病人若见前境。即向看病人说。既闻说已。即依说录记。又病人若不能语者。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若得罪灭。华台圣众应念现前。准前钞记。又行者等眷属六亲若来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若有必不得向病人边。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愿行者等好自谨慎奉持佛教。同作见佛因缘。已前是入道场及看病人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