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诸宗部 >

西方合论 第二卷

西方合论 第二卷 第二缘起门 夫乐鲍肆者。不念檀旃非实不念。以不厌故。乍使引之晤室。热旃炙沈。不终日而悲其昔之秽。厌离之不早也。夫生死臭秽。愈于鲍肆。众生贪嗜。倍彼蝇
西方合论 第二卷
  第二缘起门
  夫乐鲍肆者。不念檀旃非实不念。以不厌故。乍使引之晤室。热旃炙沈。不终日而悲其昔之秽。厌离之不早也。夫生死臭秽。愈于鲍肆。众生贪嗜。倍彼蝇蚋。诸佛为鬻香长者。见一辈人天。没溺浊海能不恻然。是故阿弥导师。广开香严之肆。释迦慈父。确指净域之门。尽大地无非贫儿。一佛号便为资本。欲验诚言。莫离十念。塞鼻膻腥。久当自厌。今约西方起教。略分十义
  一一大事故 二宿因深故 三显果德故 四依因性故 五顺众生故 六秽相空故 七胜方便故 八导二乘故 九坚忍方故 十示真法故
  一一大事者。众生处五浊世。如因处狱。但以罪之轻重。受等不等罚。或干小法。或投极网。辜虽不同。至于缧绁之苦。笞杖之罚。未有一人得免者何也。以入狱者皆罪人。处人天者。皆是业报。分段之身故也。然罪人一入狱。未有时刻不求出离者。则以知狱之煎苦。难忍难堪棘墙之外。更有许大安乐世界故也。今众生以烦恼为家。以生死为园观系心衣冠之囚长。适情金玉之桁杨。岂知大铁围山。是我棘墙三界。法场之外。各各自有家乡田地也。诸佛悯此。酸心痛骨。是故为分别净秽。指以脱归路程。而岁久抛弃之人。了无归处。诸佛又大建宅舍以安之。一则往来狱门。为治道途。一则长伺狱外。修饰旅馆。如是之恩。何身可报。嗟夫烛三界之长夜。揭亿生之覆盆。诸佛既不惜垂手。众生独何苦恋恋也。经曰。如来为一大事。出现于世。大事者。即此事也。众生种种。反恋此毛头许事。以小易大。甘心瘦死何哉
  二宿因深者。有三。一者正因。二者正愿。三者正行。一正因者。即是三世诸佛与诸有情。自清净体。如万象依空。山川依地。谷依种子。花果依仁。若无此因。佛果不成。何以故。一切悲智。纯依此因而得建立。故长者合论曰。如来藏身。即法身也。诸福智海。莫不居中。故称为藏。若不见法身。一切福智。大慈大悲。悉皆不办。总属生灭。法身者。即正因是。二正愿者。如本经。法藏比丘于自在王如来所。发四十八大愿。一愿不成不取菩提。此是依自性无量悲智。发如是不可思议愿力。非是心外见有众生。发愿欲度。以众生非心外故。三正行者。如本经言。发是愿已。如是安住种种功德。修习如是菩萨行。经于无量无数亿那由他百千劫内。又如一向出生菩萨经云。阿弥陀佛昔为太子。闻此微妙法门。奉持精进七千岁中。胁不至席。不念爱欲财宝。不问他事常独处止意不倾动。复教化八千亿万那由他人。得不退转。此是自性行持。自性精进。非是有作有为功德。虽历亿劫。不离一念。以微妙法门。离一切行一切劫故。是谓正因。正行正愿。如伊三点。缺一不成。非是作得。非不作得故。先德云。根深果茂。源远流长。宿因既深。教起亦大。诚然乎哉
  三显果德者。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诸佛如来。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是故当知。一切诸佛。取佛果者。依于众生。若无众生。佛果不成。譬如汉王以救民故而有百战。以百战故登大宝位登宝位故。百姓乐业。若无百姓即无如上等事。究而论之。凡行一德一事一利一名者。若无众生。皆悉不成。是故我无众生。即不成我。众生是依。我即是正。众生是正。我即是依。人我平等。依正无碍。是法尔故。法尔者。即自然果德故。若向外建立。即不成果义
  四依因性者。一切众生。皆有如是净性。譬一精金。冶为钗钏及溺器等。金性是一。溺器者是器。具秽非金秽故。若加销治。为种种玩好等物。金亦不易。生佛亦然。同一净性。但以钗钏溺器。而有差别。非是性异。是故博地凡夫。十念即生者。以本净故。阿弥陀佛。欲摄受是众生即摄受者。以众生本净故。如镜中之光。不从磨得。生净土者。非是行愿及与念力。所能成就。何以故。念行如炉锤等。但能销金。无别有金生故
  五顺众生者。谓乐儿童者。当以饼果。乐妇女者。必用绮罗。一切众生所重。惟宝玉衣食。是故有自然七宝。及与楼阁妙丽衣服饮食等事。譬诸火宅诸儿。非羊鹿等车。决不肯出。出已纯与大车。今释迦如来。顺众生情见。说阿弥陀七宝净土。秖为众生见境如是。合如是说。众生生已。各各自见细妙净相。无可比喻。方知琉璃[王*車]璖玛瑙。犹如瓦砾。如达官贵人。向田舍儿。说王宫精严。姑就彼人所极珍异者为比。向非情量所及。如对生盲说色。亦无所用其方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