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出曜经 第二十三卷(3)

有因生善处 有缘生恶趣 有缘般泥洹 如斯皆有缘 有因生善处者。云何为缘。所谓缘者施戒闻慧思惟。清信士威仪。出家威仪。大道人威仪。舍善行迹。是

  有因生善处  有缘生恶趣
  有缘般泥洹  如斯皆有缘
  有因生善处者。云何为缘。所谓缘者施戒闻慧思惟。清信士威仪。出家威仪。大道人威仪。舍善行迹。是谓因缘趣道之基。是故说曰。有因生善处也。有缘生恶趣者有何因缘。喻如有人内怀憎嫉施心不开。犯戒杀生不与取。如此十恶之行不能改更。遂致坠堕趣于三涂。是故说曰有缘生恶趣也。有缘般泥洹者。所说泥洹皆用贤圣真道。断诸结使前趣无为。离此圣品则不可获。犹如外道梵志自相谓言。世无因缘亦无本末。有者自然而有。无者自然而无。何以知其然。犹若旷野荆棘生其棘针岂有巧匠削利针乎。如鹿百兽群鸟树移衣毛杂色形像不同。岂复有人彩画其体乎。论其品类受性不同。地性素耎石性素坚。岂复有人造坚耎耶。斯皆无因缘而自然生。如此之类执迷来久。共相教授至今不绝。是故世尊说曰。其事有缘不唐苦尔复何因缘。众生修行十善。众生所处其地平正。尔时坑坎高岸荆棘逆草自然平整。其有众生修行恶者。是时普地尽生荆棘高岸绝坑。蚖蛇毒虫孚乳滋多。皆由先身积恶所致。是故说曰。如斯皆有缘也
  鹿归于野  鸟归虚空  义归分别
  真人归灭
  昔者世尊在摩竭界甘果园侧因帝石室。尔时世尊以天眼清净寂然无尘垢。见有众群鹿遇彼猎师。怀惊愕驰奔崄岨之中。尔时世尊复以天眼。见有群鸟避罗高翔驰趣虚空。如来天眼复见比丘言辩义趣柔和畅达。寻即其夜思惟十二因缘。反复究悉逆顺本末。如来天眼亦复睹之。复见异比丘。通夜之中反复思惟。入解脱禅定。夜将欲晓暗复欲尽。于无余泥洹界。而般泥洹。复是如来神眼所监。尔时世尊观此义因缘所起。欲使弟子演布其教。复使正法久住于世。使后群生睹其大明。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鹿归于野  鸟归虚空  义归分别
  真人归灭
  不以懈怠意  怯弱有所至
  欲求至泥洹  焚烧诸缚着
  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者。如佛契经中阿鋡所说。佛告比丘。此法精进者所修非懈怠者。所修然性懈怠不能自进。焉能巧便得至泥洹。犹如有人素性怯弱素无两目。岂能设意露宿旷野。多诸盗寇路难得越。欲求度彼崄难处者。以有健夫勇猛之士。乃得自济。安身无为。怀愚性邪意信倒见。终不得越崄难之处。要有智能之目贤圣之术。然后能到无为之场。是故说曰。不以懈怠意怯弱有所至欲求至泥洹焚烧诸缚着也
  比丘速抒船  以抒便当轻
  永断贪欲情  然后至泥洹
  昔有比丘欲渡江河。值有弊船朽故不治。是时船师报比丘曰。道士欲有所之。可以己功抒此储水。船轻身全何往不克。尔时比丘。尽其乳哺之力。抒其船水穷乃得越至彼水岸。收摄衣服整顿威仪。渐渐往至亲近世尊。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如来知彼应得济渡。是以顾眄熟视而已。非是辟支罗汉之所及也。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比丘速抒船  以抒便当轻
  永断贪欲情  然后至泥洹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今乃虑目前之难。乃更反惧后世之忌。船者危崄世之常法。权渡群生不以为惓。形如真器纯盛不净何不遗弃。抒秽漏病断淫怒痴。乘贤圣船得至泥洹者也
  我有本以无  本有我今无
  非无亦非有  如今不可获
  我有本以无本有我今无者。外道异学所见不同各自为正。我本姓某字某虽有而无。虽无而有。无有而自生。是故说曰。我有本以无本有我今无也。非无亦非有者。非无者过去也。亦非有者当来也。如今不可获者现在也。执愚之士岂离沙门梵志。行此邪径不自改更。所以尔者。不解第一之义泥洹之道。信于邪见不信泥洹。是故说曰。我有本以无本有我今无非无亦非有如今不可获也
  难见谛不动  善观而分别
  当察爱尽原  是谓名苦际
  难见谛不动善观而分别者。灭尽泥洹极为微妙。无形而不可见。有为之法动转不停。无形法者不可移转。唯有如来辟支佛及声闻等。以智能眼善观而分别一一决了。是故说曰。难见谛不动善观而分别者也。当察爱尽原。是谓名苦际者。知爱根本兴病若干。于中自拔永断无余。是故说曰。当察爱尽原是谓名苦际也
  断爱除其欲  竭河无流兆
  能明此爱本  是谓名苦际
  断爱除其欲者。爱之为病众患之本。以拔爱本枝叶不滋。于中自拔永断无余。欲本自灭更不复生。由爱生欲流。犹如驶河漂溺生类。亿千万众丧其命根不得全济。河竭之后众生往来无形伤害。是故说曰。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也。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者。爱为形质欲为枝叶痴为润津。若彼学人思惟妙观。能断此者超越苦际。是故说曰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