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经书 >

出曜经 第二十八卷(4)

观身如聚沫 解知焰野马 以睿与魔战 守胜勿复失 犹若聚沫生生便灭不得久停。此四大身亦复如是。聚则为人散则为气。本由父母得有四大。推其本末皆虚

  观身如聚沫  解知焰野马
  以睿与魔战  守胜勿复失
  犹若聚沫生生便灭不得久停。此四大身亦复如是。聚则为人散则为气。本由父母得有四大。推其本末皆虚皆寂。推之不见其前。寻之不见其后。生生而灭生生而生。灭灭而灭灭灭而生。生不见生灭不见灭。凡夫所习颠倒不寤。是故说曰观身如聚沫解知焰野马。以睿与魔战守胜勿复失。取要言之观世亦尔
  心念七觉意  等意不差违
  当舍愚惑意  乐于不起忍
  尽漏无有秽  于世取灭度
  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者。如彼修行之人。修习觉意之法。昼夜思惟不舍于怀。是故说曰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也。当舍愚惑意乐于不起忍者。若有众生不起慈心向一切众生。则不至道有所成就。要当舍愚惑之意。不着色想乃应道真乐舍不起法忍。无生灭意乃入道室。是故说曰心念七觉意等意不差违也。尽漏无有秽于世取灭度者。彼修行人尽有漏成无漏。心得解脱睿得解脱。于现法中而得自在。如斯之人入无为境取般泥洹。永寂永灭更不复生。是故说曰尽漏无有秽于世取灭度也
  当自护其意  若牦牛护尾
  有施于一切  终不离其乐
  当自护其意若牦牛护尾者。心为行道造作无端。常当摄意使不有失。犹彼牦牛昼夜护尾恐有断绝。宁丧命根失其妻息。不使尾毛坠落于地。比丘学道亦复如是。宁丧身命不犯于戒。是故说曰当自护其意若牦牛护尾也。有施于一切终不离其乐者。要当兴意愍慈一切。视怨家如赤子。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自然受福快乐无极。是故说曰有施于一切终不离其乐
  一龙出众龙  龙中六牙者
  心心自平等  独乐于旷野
  昔拘深比丘好喜斗讼未曾欢乐。不乐山野闲静之处。尔时世尊数往呵谏。不受如来言教。如来数与说法。不肯承受便舍而去。去彼不远见有一象。独在空山闲静无为。象自念言我在大众中时。为众象所挠逐群。食草则得弊恶草食。饮水得浊。今日在此不为众象所挠何乃快哉。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龙出众龙  龙中六牙者
  心心自平等  独乐于旷野
  如来说此偈已便舍而去
  不以无害心  尽为一切人
  慈心为众生  彼无有怨恨
  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者。尽当除弃怨憎恨心。慈愍一切众生之类。是故说曰不以无害心尽为一切人也。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者。视己如彼身而无有异。若闻好语丑语不经心怀。无有怨恨无复害意。向一切众生战战兢兢终不舍离。是故说曰慈心为众生彼无有怨恨也
  慈心愍一人  便获诸善本
  尽当为一切  贤圣称福上
  慈心愍一人者。如佛契经所说。若有人施一切众生。加以慈心施一人者。其福何者为多。比丘报曰。行慈之人愍念众生者。其福甚多是故说曰慈心愍一人便获诸善本也。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者。惠施一人其福难量。况施一切众生之类乎。其福无限无量不可称计。巨亿万倍不可以譬喻为比。是故说曰。尽当为一切贤圣称福上也
  普慈于一切  愍念众生类
  修行于慈心  后受无极乐
  普慈于一切愍念众生类者。人之行慈发意平等。众生之类多于地种。能普慈心愍一切众生者。后受人身受乐无厌。若生天上受福自然。视东望西玉女营从不可称计。若生人中。豪族富贵生四姓家。七宝具足无有减少。父母真正不处卑贱。是故说曰普慈于一切愍念众生类修行于慈心后受无极乐也
  若以踊跃意  欢喜不懈怠
  修于诸善法  获致安隐处
  若以踊跃意欢喜不懈怠者。彼修行人息淫怒痴。执意刚强不舍本愿。所获功德尽施于无上正真道等正觉。不待此福求转轮圣王粟散诸王。亦复不求帝释梵天。亦不求作魔若魔王。彼尽求作灭尽泥洹无为无作无生灭法。是故说曰。若以踊跃意欢喜不懈怠。修于诸善法获致安隐处
  息则致欢喜  身口意相应
  以得等解脱  比丘息意快
  一切诸结尽  无复有尘劳
  息则致欢喜身口意相应者。人意以息众病都废不复造。于身口意行。若布施持戒摄意受斋。皆求无为之道正使出家修习福业。舍世辩聪习四辩才。以得八解脱法。比丘习法不离贤圣。是故说曰息则致欢喜。身口意相应也。所谓结者结缚人心。结结相缠。如蛾自裹。缠缚人心不见大明。除彼尘劳乃自照见。是故说曰一切诸结尽无复有尘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