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当前位置: 主页 > 寺庙道场 >

文殊院(2)

文殊院 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类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印度贝叶经是1887年寺僧

文殊院
此外,还有印度贝叶经、唐代玄类法师头骨、唐代日本鎏金经简、千佛袈裟、发绣观音、挑纱文殊和舌血含宝等佛教文物。印度贝叶经是1887年寺僧明宽法师从印度请回的一部佛经,十分珍贵。千佛袈裟为明代祟祯皇帝的妃子所绣,绣工细美,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发绣观音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女用自己的头发绣成的一幅水月观音像,衣纹、毛林全用经文组成。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挑纱文殊为清代女信徒吴贞女用挑纱的方法制成,远看烟水茫茫,很象是绘画,十分精美。
金刚经宝塔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杨光坼用绳头小楷抄写《金刚经》,全部经文组成一座宝塔,远看是图,近看是经。舌血含宝是指清朝时有三位和尚用舌血书写的《华严经》、《楞严经》和《法华经》等经书。
藏经楼还珍藏着宋代墨龙、明清时期破山、丈雪的书法、碧眼、竹禅的绘画以及书法家何绍基、郑板桥、张大千、丰子恺等人的书画作品。文殊院以它优美的园林、庄严的殿堂、众多的文物吸引了大批中外来客。文殊院的素撰佳肴也闻名退还,中外来宾争相品尝,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5历史沿革

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10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
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寇,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1697年—1706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82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82根石柱今天成为院中一景。
近代时,文殊院香火兴盛。历任方丈都在这里开坛传戒,并办有佛学苑、传习所,培养僧才。抗战时期,高僧大德佛源、太虚、能海等陆续到这里讲经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缮寺庙。
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6现任主持

宗性法师,1973年生,重庆潼南人。1990年出家。先后在重庆佛学院、四川省佛学院和中国佛学院学习并获佛学硕士学位。现为文殊院方丈,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政协委员、成都市人大常委。主要著有《中国禅宗初创期的念佛论》、《佛法中“四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等。
7风景名胜

文殊院是四川省著名的佛教胜地,该院共有出家众八十人左右,其中包括小沙弥五、六十人,是西南地区出家僧众较多的大寺庙。据文殊院规定,年满十八岁以上青年才能入庙,经试用两年合格后得授予沙弥戒,正式出家。文殊院有悠久的历史。相传隋朝时,隋文帝之子蜀王杨秀的宠妃,为当时的「圣尼」信相所建,故称「信相寺」。五代时一度改名「妙圆塔院」。宋代仍称信相寺。据《成都县志》记载,明朝末年,信相寺毁于兵火。建筑俱焚,唯有十尊铁铸护戒神像和两株千年古杉,历劫尚存。

文殊院
清朝康熙二十年(一六八一年),慈笃禅师来到荒芜的古寺,在两杉之间结茅为庵,苦行修持,数年之间行著四方,声名远扬。
康熙三十六年至康熙四十五年(一七〇六年),官绅军民捐资重修寺庙,嘉庆、道光年间,文殊院方丈本圆法师又采办了八十二根石柱,改建、扩建了主要殿堂,形成了现今的规模。这八十二根石柱今天成为院中一景。
文殊院是成都市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寺庙。共有房屋二百余间,总建筑面积一点一六万平方米,有僧人六十多人。是四川省佛教协会所在地。
走近寺前,只见古朴厚重的围墙盘绕在古刹四周,正门上嵌着「文殊院」三个大字,与围墙上「南无阿弥陀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世界和平、人类幸福」相映衬,使文殊院显得十分庄严、肃穆。
寺内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说法堂、藏经楼等五重殿宇,两庑配以钟鼓楼、禅堂、观堂、客堂、斋堂、戒堂、念佛堂及各职事寮房,形成闭锁式的四合结构。
五重大殿连同前后照壁,分布在长二百米的中轴线上,各殿堂楼阁古朴宏敞,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清代建筑。殿堂之间,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疏密得体,大小相同,寺中有园,园中有院,院中有景,环境极是清静幽雅。又前临文殊院街,后畔万福桥侧,素有「寺殿接通衢,禅房远尘嚣」之说。